日客怨北市動物園「太舊不用來」 這點卻讓台人驕傲了!

生活
2024/09/02 16:11

【記者盧麗蓮/綜合報導】台灣指標性動物園「臺北市立動物園」傳出被日本遊客抱怨「太舊、感覺不用來」,台灣民眾群起聲援北市立動物園,指出除了票價便宜之外,這點絕對沒有輸,「北市立動物園是按照動物生活習性環境建造的教育型動物園,所以不一定看得到動物,所以想看動物表演,動物在你面前的人那真的可能不喜歡,也不必介意。」

北市動物園是許多孩子的最愛。翻攝自臺北市立動物園臉書
北市動物園是許多孩子的最愛。翻攝自臺北市立動物園臉書
分享 加入好友

插畫家「消極男子」在Threads發文提到,到臺北市立動物園玩時遇到日本遊客,聽到對方說「很舊、感覺可以不用來」覺得很遺憾,尤其是企鵝館,因為水氣佈滿玻璃,日人覺得看不太清楚,企鵝們都很模糊。

該文讓網友們驚訝不已,並點出北市動物園的強項,「他主要是生態教育與野生動物保育,跟其他帶有商業性的動物園宗旨不一樣,這點從面積很大卻沒幾隻動物跟票價低廉可以看出來」、「舊沒關係,動物養的好才是重點」、「台北市立動物園是按照動物生活習性環境建造的教育型動物園,所以不一定看得到動物,所以想看動物表演,動物在你面前的人那真的可能不喜歡,也不必介意。」

 
由 @mainasu_com 發佈
在 Threads 查看

臺北市立動物園內的企鵝。翻攝自臺北市立動物園
臺北市立動物園內的企鵝。翻攝自臺北市立動物園

「地理生態展示法」貼近動物生活

臺北市立動物園1914年日治時期創立,直到1986年從圓山遷至木柵,至今動物園已邁入第110周年,自搬遷至木柵新園區後,教育場館的規劃即採用「地理生態展示法」的概念,目前共規劃了8個戶外區及6個室內館;各館區動物活動場的設計,也都盡可能地種植動物原棲地的植物,來營造自然景觀,希望讓遊客更容易了解動物的生態習性,並提供動物遮蔽與遮蔭等機能,使動物感到安全和舒適。

8個戶外區中,其中一個為澳洲動物區,由於澳洲大陸長期與其他陸地隔離,使得包括無尾熊、袋熊、袋鼠、袋獾在內的有袋類動物得以在此生生不息,演化出各式各樣的生命形式。再加上以鴨嘴獸、針鼴為首的原始卵生哺乳動物,也僅出現在澳洲及其附近島嶼,因此儘管澳洲只佔地球面積的極小比例,依然受到生物地理學家的高度重視。臺北市立動物園當初在規劃澳洲動物區時,亦非常重視植物相的教育展示效果,除了種植許多種澳洲特有的桉樹(尤加利樹)外,還特別在照養鴯鶓的活動場內,種植了許多棵千頭木麻黃,讓動物活動場能更完整地傳達動物、植物與人類之間的關係。

大猩猩「迪亞哥」。翻攝自臺北市立動物園
大猩猩「迪亞哥」。翻攝自臺北市立動物園
廣告
園區內依照動物個性安排,馬來虎「Shima」個性較活潑勇敢,因此當他到動物園時,照養團隊決定讓他先到戶外活動場探索。翻攝自臺北市立動物園臉書
園區內依照動物個性安排,馬來虎「Shima」個性較活潑勇敢,因此當他到動物園時,照養團隊決定讓他先到戶外活動場探索。翻攝自臺北市立動物園臉書

盼成亞洲旗艦動物園

園方表示,為了深耕教育、保育與研究,多年的構建與經驗累積,2003年起動物園完成了不少向前發展的工作基地,這些都是更上一層樓的基石。像是酷cool節能屋,是專為兒童打造的節能教育推廣中心,知道保護自然環境可以從節能做起。濕地生態池是專為落實棲地保護的教育園地,認識濕地的大用和面臨的危機以及我們可以做的保育行動。野生動物收容中心是給受傷、流離失所的野生動物一個溫暖的家,同時進行珍稀物種的保育繁殖與研究。池上牧場繁殖群則是第二保育繁殖中心,嘗試民間合作建立動物衛星族群。同時新增東部地區野生動物保育教育之據點。

臺北市立動物園訂定4年(2024-2027)中期計畫整體規劃未來願景,期許未來動物園將繼續穩健地前進,以打造亞洲旗艦動物園為目標,成為環保及綠色能源的環境教育重鎮。

民眾遊園。翻攝自臺北市立動物園臉書
民眾遊園。翻攝自臺北市立動物園臉書

知新聞 Line 官方帳號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下載《知新聞》APP!免費兌換「總裁牛肉麵」美味小菜
# 動物園 # 北市立動物園 # 臺北市立動物園 # 企鵝館 # 企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