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法官施行成效首曝光!判決認同率近100% 最燒腦是這類犯罪
【記者丁牧群/台北報導】國民法官制度從2023年元旦實施至今已1年半,司法院今公布2023年施行成效,包括對國民法官所做的民調,2023年共審結16案,其中「殺人罪」7件佔多數,其次為「不能安全駕駛動力交通工具致死罪」5件。在國民法官滿意度方面,司法院民調顯示,2023年參與過國民法官的民眾,超過9成願意再次擔任國民法官,另外,對「論罪」評議結果、理由,認同率100%;對「量刑」評議結果、理由,認同率各為9成5、9成9,也就是說,國民法官對個案判決結果的認同度將近100%。
司法院指出,6成以上國民法官認為參審案件「不會非常複雜」,而最複雜的是殺害直系血親尊親屬案,最簡單的是不能安全駕駛(如酒駕)致死。
其餘主要民調結果如下:
#逾9成6國民法官認為案件爭點、證據、法律概念「容易理解」,6至8成肯定法官、檢察官、辯護人用詞「非常易懂」。
#逾9成5認為評議時「有充分表達自身意見」,並肯定宣判前有充分討論。
#逾9成不會因為職業法官在場,不敢表達意見,9成認為有職業法官參與,對評議進行有幫助。
#逾9成9認為參與案件審理的負擔「尚稱合理」,審理日期則以「4天」最合理,若「6天以上」不太合理。
#許多國民法官因為擔心無法理解法律用語,影響參與意願,但參與後有9成以上覺得放心。
#對司法信任度,原本「非常信任」不到2成,參與後提升為超過6成。整體信任比率,參與後高達100%。
推薦新聞 王建民被控不倫女醫師!挨告求償200萬 免賠確定原因曝光
國民法官報你知
國民法官的設置,主要是因近年民眾不滿判決不公,為讓司法貼近民意,立法院2020年三讀通過《國民法官法》,並於去年開始實施,由6名素人組成的國民法官和3名職業法官一起坐在法檯上,全程參與審判。國民法官可以訊問被害人、證人、鑑定人,也可和職業法官共同投票決定有沒有罪、判決罪名和量刑。
適用國民法官參審的案件,為故意犯罪而發生死亡的結果,例如酒駕致死、殺人等最輕本刑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且由一審法院審理,不過少年刑事案件和《毒品危害防制條例》則除外。由國民法官承審的案件,上訴後,則改由一般職業法官組成的合議庭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