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及AI和減碳需求 日本福島核災後首次扭轉核電政策
【編譯陳怡妏/綜合外電、中央社】日本政府內閣會議今天(2/18)敲定作為中長期能源政策方針的「能源基本計畫」,考慮到未來AI(人工智慧)普及用電量大增和減碳需求,決定要在2040年前讓太陽能、風力等再生能源成為最大電力來源,並盡可能活用核能發電,是日本自2011年311大地震引發福島核災避用核電以來,首度扭轉核電政策。

日本政府計劃2040年時,要讓再生能源占總發電量的4至5成,火力發電3至4成,核電2成,比4年前公布的2030年發電計畫,再生能源占總發電量36到38%,比例更高,也是首次規劃要讓再生能源成為最大電力來源。
日本2023年的電力有68.6%來自火力發電,22.9%來自太陽能、風力和水力等再生能源,8.5%來自核電,等於再生能源發電量在2040年前必須增加1倍,但風力發電量不到太陽能的1/9,也不到水力的1/7,若想增加風力發電量,要在哪裡設置運轉時會產生噪音的發電風車是一大問題。
今天通過的「能源基本計畫」刪除了2011年福島核災後提出的「盡可能減少對核電依賴度」用語,日本接下來可能透過重啟或重建核電廠,以達成核電倍增目標。
經濟產業大臣武藤容治今天在內閣會議後表示:「這次計畫的目標是避免過度依賴特定電力或燃料來源,並最大程度利用脫碳能源,我們將根據計畫具體推動政策,努力實現能源穩定供應、經濟成長與脫碳。」
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署長葛羅西(Rafael Grossi)今天抵達日本,明天(2/19)將前往福島第一核電廠視察。日本從2023年8月開始將處理過的核廢水排入太平洋,到去年11月為止已排出7.8萬公噸核廢水,本月14日開始拆除空出的核廢水儲存槽,空地未來將改建成存放爐心熔毀的3號反應爐核燃料碎片的設施。
葛羅西也將查看核災後,從福島地區移除的約1300萬立方公尺污染土與30萬立方公尺灰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