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電專題2|森崴不只發展風場還搶入工程市場 籲政府組國家基金協助發展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離岸風電區塊開發3-2期在8月開標,森崴能源又德風場以第一順位之姿,拿下700MW,森崴能源總經理胡惠森表示,開發風場主要挑戰為工程船與融資風險,不過,森崴在正崴集團支援下,除了投入風場開發之外,也搶入工程服務市場。
森崴在3-2期選商以第一順位拿下700MW
森崴能源之所以能拿下第一順位,關鍵就是在國產化分數遠遠領先其他廠商,據了解,國產化評比分數基本及格是70分,滿分則是120分,而森崴拿到超過100分。
森崴在國產化勝出的關鍵,是投入了超過200億元,打造4艘工程船。風電廠商透露,「目前市場主要的工程船,基本上還是歐系廠商,租用工程船的報價是時價制,最高時候甚至還出現過1天租金要百萬美元,而且還不一定租得到。」
事實上,森崴是目前台灣唯一從風場、施工、設備到船隻提供一條龍服務的公司,並與許多業者洽談合作中,未來台灣海上將有上千支風機,看好運維前景,投資的寶崴海事工程,擁有多年風電產業及海事工程技術和管理經驗,參與眾多大型計畫的建設及管理,搶攻相關商機。
面對森崴能源大手筆投入工程船,其他風電同業也感到佩服,甚至還預期,森崴的目標應該不只是要蓋風場,接下來應該會切入工程服務。
2030年實現風電施工、維運自主化
胡惠森對於台灣的風力資源相當有信心,他曾指出,1年8760小時,其中適合平均約有3800-4000小時的時間,是適合風力發電。
而森崴能源標下離岸風電區塊開發3-2期其實也是有跡可循,2020年森崴能源就透過子公司富崴能源,6月正式啟動,台電投入628.88億元,由富崴能源承攬統包工程與5年運轉維護,將設置31部9.5MW風機、裝置容量達294.5MW,也是森崴能源進軍離岸風電的第一步。
胡惠森也認為,既然台灣具有良好的風力資訊,要發展離岸風電,當然也要讓產業鏈完整落地,畢竟風機的使用時間可是長達20年以上。胡惠森預估,森崴能源應該還要5~10年學習時間,目標是在2030年前完成,進而實現風電施工、維運的自主化。
對於森崴能源籌組自主化團隊,有風電廠商也直言,樂觀其成,畢竟台灣有自己的施工團隊,對於其他廠商來說,就不用受制於國外廠商,就算成本高一點,其實也是可以接受。
至於融資問題,胡惠森也指出,台灣本土金融機構因為對風電產業仍不熟悉,因此主要還是要尋求外國銀行,但因為額度問題卻相對有上限,建議政府也可以組成大型國家基金,一同協助發展離岸風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