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應曉薇戴的電子腳鐐曝光!法官提醒這件事 這些人也曾配戴
【記者丁牧群/台北報導】台北地院昨針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台北市議員應曉薇等4人重開羈押庭,深夜裁定4人加碼保金、需配戴電子腳鐐,法官昨宣示裁定後,特地提醒柯文哲,每晚一定要記得充電,否則如果失去訊號,就可能被以有逃亡之虞羈押。
法官昨在羈押庭中告訴柯文哲,如果若交保必須接受科技監控,佩戴電子腳鐐,以及有監控手機、在住家安裝讀取器進行居家監控,透過手機在每天一定時間拍照,將住家及門牌拍照回傳到監控中心。柯文哲則表示,為了見爸爸願意配合,「我爸快不行了,淋巴癌已經昏迷。」為了爸爸願意配合。
法官裁定柯文哲配戴電子腳鐐後,不忘提醒,電子腳環會掛在阿基里斯腱一帶,且要每天充電,否則一但失去訊號,就可能能被以有逃亡之虞收押。
柯文哲並非首名戴電子腳鐐的政治人物,彰化竹塘鄉長蔡碩任因涉嫌在太陽能光電弊案洩密,圖利業者高達4.4億元遭起訴,彰化地院一度裁定他交保,但須配戴電子腳環,不得離開彰化縣或靠近海邊。
不過蔡男以擔任鄉長需到外地洽公為由,聲請法院解除科技監控,獲法院裁准,但需限制出境出海、限制住居,還要每周定期到派出所報到。
電子腳鐐需充電 郭哲敏也曾配戴
名模錢帥君的男友、AE集團董事長郭哲敏涉嫌非法經營地下匯兌,近年經手匯兌金額高達217億元,另涉線上博弈、詐欺等案,逃亡遭通緝9個多月,從泰國被押解回台後遭羈押,新北地檢署去年11月起訴後,郭男今年兩度獲新北地院裁定5000萬元交保,須戴電子腳環。
不過檢方後來抗告成功,法院改裁定收押郭哲敏。檢方主張,因郭哲敏交保後,電子腳環一周示警高達926次,郭哲敏則喊冤,住在松山機場附近,每次進出都會經過,監控中心就會打電話給他,一分鐘打一通,有時候是提醒電子腳環電量低於30%,但電子腳環從外觀看不出電量剩多少,示警926次不能歸責於他。
張綱維也戴電子腳鐐 法官提醒不得接近機場、海岸線
遠航前董事長張綱維也因涉掏空遠航30億元,一審判囚14年,維持交保金1億元,但要他配戴電子腳環,法官當時特地告誡張綱維,若接近海岸線、機場,電子監控中心就會打電話要求他回頭,「如果不理會警告,警察就會去抓你。」
張綱維一度求情,不要戴電子腳環,並指電子監控設備可能影響他健康,而且他每天藥療須泡熱水,擔心設備損壞,但合議庭評議後,審判長吳承學告訴張綱維:「如果拒絕電子監控,就必須羈押。」 他最後仍選擇戴電子腳環。
高檢署指出,電子腳環(鐐)最早源於2006年,起初是用於性侵犯保護管束期間監控之用,高檢署則於2008年起,因法務部頒布「性侵害犯罪付保護管束加害人科技設備監控實施辦法」,承接科技監控業務,辦理監控設備採購和維護事宜。
隨著科技進步,性侵害科技監控設備從一開始的依法定點,改為衛星定位全時段監控,並依照個案的犯罪模式及生活現況,劃定禁制區及禁止外出時段,以科技設備監控手段,配套觀護人的定期追蹤輔導,防止性侵犯再犯。
《刑事訴訟法》於2019年7月17日增訂科技設備監控防逃機制 ,將電子腳環使用對象放寬到有逃亡之虞的被告,高檢署也於2022年1月成立科技設備監控中心,並成立科技監控組,運用科技設備取代傳統監督人力,視被告情節及人權考量等,規劃不同功能及效果的載具,例如個案手機、電子手環、電子腳環、居家讀取器等,採用定位技術、搭配地理圖資,輔以電子圍籬的設置,使監控人員透過監控系統平台及行動APP,得以24小時全時掌控被告行蹤。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