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英耀拋「校園公共球」卻一日三變 全教總批荒腔走板!喊話停止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教育部日前拋出「校園公共球」政策,要學校提供球具給民眾使用,但引發批評後急轉彎。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全教總)今(15)日批評,此政策一日三變,但迄今沒有明確宣布停止錯誤政策,教育部的表現荒腔走板,政策完全脫離學校現場,堪稱天馬行空、徒增紛擾,呼籲教育部立即宣布終止錯誤政策。

教育部長鄭英耀日前提出「校園公共球」政策,希望中小學提供籃球、足球等球具,供到校運動民眾借用,但卻引發教師團體強烈反彈,質疑增加基層教師的行政負擔與球具耗損,後續教育部先稱,此政策學校不需負擔保管責任,教育部將提供一次性經費購置球具,接著又政策大轉彎,強調不會貿然實施,未來將先選有意願的縣市學校試辦,並承諾經費與採購作業不會由學校負擔,也確保不影響學生體育課權益。
全教總今天針對「校園公共球」政策舉行記者會,全教總表示,校園球具政策教育部的說法一日三變,但迄今教育部仍然沒有明確宣布停止錯誤政策,從政策發想到傾聽專業、回應現場的態度,教育部在校園球具政策的表現簡直荒腔走板,政策完全脫離學校現場,堪稱天馬行空、徒增紛擾,呼籲教育部立即宣布終止錯誤政策,讓紛擾到此為止。

與會立委吳沛憶指出,目前校園管理已相當辛苦,若開放平假日免費借用球具,勢必增加維護與人力成本,甚至要有人員假日值班,恐加重校園行政負擔。
吳沛憶表示,這並非教育部首次政策倉促宣布後急轉彎,提醒教育部未來提出相關政策前必須多溝通,傾聽第一線教育工作者的聲音。
立委葛如鈞則說,基層教師現在任務繁重,白天教書、課後回家長訊息、晚上改作業,周末還要參加各種研習,教育部在沒有跟基層教師溝通的情況下貿然提出政策,不僅加重了校園負擔,可能進而還會影響到學校的教學品質。

時代力量黨主席王婉諭也稱,不反對校園設施的合理開放,鼓勵全民運動是好事,但是,教育部在討論過程中不斷反覆,背後缺乏實務理解,在頒布之前,根本沒有和基層現場好好討論過。
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指出,學校已經負擔太多與學校教學無關的工作,教育部長必須解決這個問題,而不是跟著把學校當成施政提款機,呼籲教育施政應聚焦解決校園疑難雜症,立即停止錯誤政策,並針對解決校園濫訴、強化校園安全、減少不必要的行政負荷提出具體對策。

針對「校園公共球」政策,教育部回應,計畫原意在於鼓勵全民運動、促進社區資源共享,計畫明確以「不增加學校負擔、不動用既有球具資源、不涉及教師管理責任」為基本原則,球具不列入財產造冊,也無需由教師管理,相關經費也由教育部統籌支應。
教育部說,理解外界對政策內容仍有疑慮,確實容易產生誤解,因此會審慎研議具體可行的推動方式,初期也將在有意願參與的縣市及學校試辦,並視實施成效審慎評估,經費跟採購作業及管理責任,不會讓學校來負擔,也不會影響到學生上體育課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