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朝聖星級餐廳!米其林指南等級解密 還有「摘星潛力股」
【記者劉沛妘/台北報導】2024臺北、臺中、臺南&高雄米其林指南即將在8月27日登場!這次同樣會頒發米其林一二三星及綠星獎項,而必比登推介名單則在前一週8月20日公布。不過你知道米其林指南中,不只星級餐廳及必比登推介小吃,甚至還有被譽為摘星潛力股的「米其林餐盤」及新入選餐廳名單。
米其林評級分類
《米其林指南》的評級制度主要分為五種,分別是「米其林星星」、「米其林綠星」、「米其林餐盤」及「必比登推介」、「新入選餐廳」。
★米其林星
1926年《米其林指南》開始為高級餐廳頒授星星,摘星制度分為一星、二星和三星,一星代表「優質烹調,不妨一試」、二星「烹調出色,值得繞道前往」、三星則為「卓越的烹調,值得專程造訪」。
值得一提的是,米其林星並不是只頒給高級餐廳,例如米其林曾將星星頒給香港添好運,也曾在東京頒發一星給Tsuta拉麵店,它們的麵一碗才1100日圓,還有2016年新加坡《米其林指南》中,大華豬肉粿條麵和香港油雞飯麵也獲得米其林一星,前者售價約台幣110元、雞飯則約台幣45元,也顯示享受美食無需天價。
★必比登推介
也因此1955年推出必比登,評選的是物有所值的美食,獲得必比登推介的餐廳會有一個紅色的「R」標誌,代表在這些餐廳能以一定價位以下,吃到優質的3道料理(在台灣為1,000台幣以內、大部分歐洲城市是€36歐元以內、美國城市是$40美金以內,香港$400港幣以內,而東京是¥5,000日圓以內)。
★米其林餐盤
2016年巴黎版《米其林指南》,出現全新的米其林「餐盤」符號,主要推薦「簡單好吃的一餐」,象徵新鮮食材、細心準備佳餚的餐廳,但等級尚未達摘星水準,不過許多餐廳都是先被列入米其林推薦餐盤後再摘星,因此被老饕視為「摘星的潛力股」。
★米其林綠星
米其林綠星於2020年首次亮相,陸續引入各地2021年版的米其林指南,標舉在永續作為上領先的餐廳。他們在道德與環保都有一定的堅持,與注重永續的供應商與生產者合作,例如種植者、農夫、漁夫,減少浪費,甚至不使用塑膠和與其他無法回收的材料。
頒發米其林綠星沒有特定的公式,任何入選米其林指南的餐廳都有機會獲得,評審員尋找的是在永續作法上最領先的餐廳,所考慮的元素包括材料的來源、時令食材的使用、餐廳的環境足跡、廚餘系統、垃圾的處理與回收、資源管理、工作人員與顧客之間關於永續的溝通。
★新入選餐廳
在年度星級餐廳發布會前,米其林評審員還會四處搜尋「值得加入指南的新名單」,並於每月定期在官網發布,而這些餐廳就有可能是後續獲得星級肯定的餐廳。
美食的探索者 年吃逾250間餐廳
米其林評審員工作範圍跨越米其林指南目前覆蓋的39個目的地,包含豪華飯店餐廳、城市店家、隱密小館、酒吧,甚至是街邊小攤,每年以匿名形式吃250-300間餐廳。此外,米其林也規定所有的評審員,每18個月要去曾列入指南的餐廳用餐,且次數無上限。
米其林花錢買得到?
錯,餐廳不能、也不被允許花錢換取列入指南的資格!《米其林指南》餐廳名單是由每一位獨立評審員和美食評論家團隊匿名對各餐廳做評級,他們皆是米其林旗下的員工,因此未有商業利益的爭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