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元智大學人社院發展「元素養」 AI應用、倫理意識融入課程

生活 文教
2025/02/25 19:17
六百 文章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近年人工智慧(AI)發展快速,元智大學人文社會學院結合「元素養(Metaliteracy)」的概念,將AI融入語言學習、藝術設計與文化研究,透過多門創新課程,培養學生的數位應用能力與倫理意識,另也舉辦「無厘頭AI提詞大賽」,讓學生藉此了解生成式AI應用,並加以質疑、改進。

分享 分享 連結 APP
元智大學人文社會學院結合「元素養」的概念,將AI融入課程。王良博攝 zoomin
元智大學人文社會學院結合「元素養」的概念,將AI融入課程。王良博攝

元智大學表示,「元素養」是一種跨學科素養,強調資訊、科技與創造力的應用,並結合自我反思、倫理意識與社會責任感,不僅關注資訊的理解,還強調資訊生產、交流與再創作的批判性反思。例如AI生成的資訊可能具有偏見或錯誤,需要批判性檢視其內容與來源;AI在決策與建議中可能忽略人類的倫理與文化價值,需要學會質疑技術的侷限性。

元智大學人社院院長劉宜君表示,「數位人文應用」課程為大一全院必修,也舉辦「無厘頭AI提詞大賽」,學生不僅要運用AI技術的優勢進行創作,也要對其結果提出質疑與改進方案。

劉宜君(圖)表示,「數位人文應用」課程為該院大一必修課程。元智大學提供 zoomin
劉宜君(圖)表示,「數位人文應用」課程為該院大一必修課程。元智大學提供

此外,劉宜君說,元智加入教育部「台灣大專院校人工智慧學程聯盟」(TAICA),人社院教師參與「生成式人工智慧的人文導論」與「人工智慧倫理」兩門課程的協同教學。

劉宜君指出,人社院各系積極將AI融入課程設計,像是應用外語學系開設「科技輔助語言學習」課程,指導學生運用生成式AI進行英、日語學習,而藝術與設計學系引導學生運用AI輔助程式設計,並應用於健康管理與互動設計,另外,中文系運用生成式AI、擴增實境(AR)與虛擬實境(VR),將古典詩詞與文化議題轉化為互動式數位作品,而人社院英語學士班更將語言溝通結合數位科技,以科技溝通培養學生英語能力。

元智大學人文社會學院結合「元素養」的概念,將AI融入課程。元智大學提供 zoomin
元智大學人文社會學院結合「元素養」的概念,將AI融入課程。元智大學提供
廣告

另外,劉宜君強調,元智人社院課程設計融合元素養的核心理念,強調學生不僅要接收資訊,還要積極理解資訊的再詮釋,並具備評估AI生成內容準確性與可能偏見的能力,思考其社會影響,因此,除了跨領域能力的養成,課程也關注數位倫理,培養學生運用AI時的道德意識與社會責任感,鼓勵學生運用AI技術的同時,保持批判性思維與人文素養。

劉宜君說,未來人社院將進一步發展跨學科合作,將AI應用拓展至社會公益、藝術創作與公民參與等領域,深化學生的元素養與數位實踐能力,提升人文領域學生的專業特色與職場競爭力。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廣告
廣告
# 元智大學 # AI # 人文社會 # 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