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日產與本田在情人節前夕分手 《日經》曝雙方合併破局內幕

財經 國際焦點
2025/02/14 17:55
CC 文章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日產與本田合併一案確定破局,雙方已正式終止合併談判,《日經》曝雙方分手內幕,尤其當本田提議以「本田株式會社」作為兩家汽車製造商整合業務的控股公司名稱時,日產高層表示驚訝和憤怒,本田高層則駁斥這種擔憂,並指出他們認為這項合作不應該是平等的合併。

分享 分享 連結 APP
圖為之前日產、本田、三菱社長上月曾舉行聯合記者會宣布邁向合併的畫面。法新社 zoomin
圖為之前日產、本田、三菱社長上月曾舉行聯合記者會宣布邁向合併的畫面。法新社

本田主導雙方合併案

《日經》對兩家日本車廠談判幕後細節進行調查,揭示這項歷史性合併計劃為何僅在1個月後就失敗了。

12 月 23 日,當兩家公司宣布成立聯合控股公司計畫時,這種對整合願景的差異已顯而易見,根據聯合聲明,本田將提名控股公司總裁以及多數內部和外部董事,顯然,本田正在主導談判。

本田總裁兼執行長三部敏宏在記者會上表示,此次整合「建立在日產穩定執行轉虧為盈計畫的前提下。」

面對美國和中國業務的下滑,日產早在去年11月就宣布裁員9000人,佔其全球員工7%,並將其全球產能削減20%。但三部敏宏對日產成功重組的能力表示懷疑,他將1月底設定為雙方是否繼續合併談判的最後期限。

日產強調整合計畫的平等性

如果日產不解決其惡化的業績而繼續進行合併,將損害未來控股公司的價值,進而引起本田股東的強烈反對。

日產總裁兼執行長內田誠在12月23日表示,雙方沒有高低之分,強調整合計劃中的平等性。本田高層擔心日產過度強調平等關係,可能會導致其在重組方面做出過於寬鬆的決定。

事實證明,本田的擔心是有道理的。今年 1 月,兩家公司就合併比例就產生分歧,日經的數據顯示,本田和日產之間的股份比例談判開始時應該在 5 比 1 左右。

本田試圖以此數字為基礎繼續談判,但日產批評這個前提,認為其有利於本田。但據一位接近談判的消息人士透露,本田從未表示合併將是平等的。

廣告

本田執行長對日產高層優柔寡斷不耐煩

同時,由於員工的反對,日產最終未能確定在美國和其他地區的裁員計畫。儘管本田一再要求提供有關重整計劃的詳細數據,但它仍未提供。日產也未能啟動盡職調查程序。

與此同時,瑞穗銀行的員工抱怨說,日產高層在提出與本田的業務合作計畫方面進展太慢,即使是來自其主要融資人的抱怨也無法改變日產的態度。

兩家公司於 1 月 23 日在日產位於橫濱的總部進行高階主管會議。三部敏宏對日產的優柔寡斷愈來愈不耐煩,他出一個新架構,即透過股份交換,本田作為母公司,日產作為子公司。

這讓內田誠感到困惑,因為成為本田的子公司顯然不在最初的提案之中,該會議並未進一步闡述此選項,但這項建議卻引起日產高層的警覺,當時,本田也提出控股公司的新名稱將「日產」刪除的建議。

本田向日產施壓接受子公司架構

本田還公布數據指出,需要在其全球 13 萬名員工中裁掉近 4 萬人,這些數據是根據顧問公司的估算,該公司主要在計算出最有利於合併後的公司整合效益,日產高層認為,這項提議是本田向他們施加壓力,要求其進行重大業務改革。

此時雙方合併談判陷入僵局,本田最初提議與日產合併,以維持與特斯拉和中國比亞迪等公司的競爭力。 但正如一位本田主管所說,「我們開始相當擔心日產本身,因為該公司無法決定任何事情。」

2 月初,本田向日產施壓,要求接受子公司結構,但面臨談判終止的風險。在 2 月 5 日的會議上,日產董事們對本田提出許多抱怨,儘管在本次會議上沒有投票,但12名董事中有10名表示支持退出合併談判。

本田和日產彼此之間的不信任,導致雙方未能打造出全球第3大汽車集團,日產內部和外部的許多人都將責任歸咎於內田誠。
三部敏宏則在2月13日宣布終止談判的網路簡報會上表示,「我們將考慮下一步行動」。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廣告
廣告
# 日產 # 本田 # 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