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士陳培哲等75學者發聲明 批賴清德思想審查、妖魔化大陸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總統賴清德日前宣布17項國安因應措施、將中國大陸視為境外敵對勢力。對此,中研院院士陳培哲等75名學者,今(26)日署名發出聲明,批評賴清德就任以來,妖魔化大陸、打壓不同意見,用民粹方式凝聚支持者,戒嚴時代的思想審查快速降臨台灣上空,另也強調,賴清德推動各項敵視對岸的政策,兩岸關係日益惡劣,對台灣和平安全造成潛在威脅,呼籲民進黨政府懸崖勒馬。

75名學者今天提出「捍衛台灣民主法治與和平安全」聲明,署名學者包含陳培哲、傳播學者馮建三等人。
聲明表示,納粹在德國逮捕猶太人與異議人士時,德國社會遍選擇沉默,人們意識到嚴重性時已為時過晚,集體沉默與縱容將德國推向極權獨裁的深淵,而賴清德就任以來,不斷妖魔化大陸、以戴紅帽子的方式,打壓不同意見,激化台灣社會對立,並用民粹方式凝聚支持者。
聲明舉例,陸配網紅亞亞(劉振亞)被取消在台居留許可,亞亞發表批評民進黨的影片可能令一些人不舒服,但仍屬於言論自由範疇,卻被驅逐出境,是政府濫用行政裁量權、違背民主法治精神。

另外,受邀訪台的大陸學生脫口說出「中國台北」,前總統馬英九竟被移民署約談,且在大陸發展的台灣藝人轉發「中國台灣省」貼文,也面臨懲處威脅,痛批「戒嚴時代的思想審查機制已經快速降臨台灣上空,嚴重破壞台灣民主法治的發展。」
此外,在兩岸關係上,聲明指出,賴清德政府也對台灣和平安全造成潛在威脅。
聲明舉例烏克蘭情況,強調為了削弱俄羅斯並為軍工複合體創造巨大利益,美國前總統拜登政府不斷延長烏克蘭戰爭,迫使烏克蘭成為大國博弈的犧牲品。
聲明中認為,俄羅斯侵犯烏克蘭釀成嚴重人道主義災難,固然應受譴責,但美國與北約長年否定俄羅斯對其自身安全的關切、透過北約擴張,誘使烏克蘭掉入戰爭代理人陷阱的作法,更應受到撻伐。

對於兩岸互動,聲明表示,解嚴以來台灣人民逐漸享受到兩岸和平紅利,然而,此發展與民進黨政府的政治利益相悖,因此近年不斷阻撓與破壞,賴清德上任後,更變本加厲推動各項敵視對岸的政策,兩岸關係日益惡劣,愈來愈多人擔心「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是否會實現。
聲明也警告,「賴清德的17條」十分危險,可能讓台灣陷入連烏克蘭都不如的危險困境,目前美國軍力可能已無法支援台灣,且與中國對戰代價太大,「美國多少已經準備放手,甚至要把台灣剔除到第一島鏈之外。」

最後,聲明提出呼籲,強調國際局勢詭譎多變,兩岸也面臨火車即將對撞的危機,台灣特別感受到壓力,但在大陸與美國博奕的當下,台灣可以發揮關鍵角色,緩和對抗的緊張氛圍,只要民進黨政府放棄抗中保台路線,解決當前兩岸和談的障礙,不但能確保台灣安全,更有助東亞與世界和平的發展。
聲明呼籲,民進進黨政府懸崖勒馬,「不要為了自己的短期政黨利益,再做出任何危害台灣的民主法治與和平安全的事」,並喊話台灣人民站出來捍衛民主與言論自由、提出符合台灣人民利益的和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