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三廠1號機今除役!台電指將由燃氣填補電力缺口 學者看能源轉型有3大挑戰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核三廠1號機使用運轉執照今到期,預計23時59分解聯,不再供電給電網。中央大學教授梁啟源分析台灣能源政策、電價走勢及挑戰。他指出,台灣的能源供應結構中,核能發電因無碳排放及無空氣污染的優勢,成本相對穩定。而相較之下,燃氣發電雖然碳排放量僅為燃煤的一半,但仍有一定的空氣污染,且成本較高,受國際能源價格波動影響顯著。
電價低於成本對台電是巨大財務壓力
梁啟源指出,今年1月核能發電的成本為每度電1.09元,而燃氣發電的成本則約為3.2元,2022年的成本更高。如果沒有中油的補助,一度電的成本將上升至2元。這意味台灣現行電價低於成本,未來可能會因成本增加而調漲,這對台電而言是巨大財務壓力。
此外隨著核能發電的減少,台灣正逐步以燃氣和再生能源來替代。不過這些替代能源的供應能力仍然不足以完全彌補缺口。例如,再生能源在過去7年間的成長幅度有限,從4.6%增至9.5%,佔電力的比例增加不到5個百分點,未來7年間要達到30%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梁啟源還提到,燃氣接收站的運營也面臨挑戰。目前永安第一接收站的設備利用率已超過設計負荷,未來需要新建接收站來應對需求增長。然而,環評進程緩慢,許多計劃無法如期完成。例如,原定今年啟用的三接環評已延遲了6年,且至今未通過,影響了130萬千瓦的電力供應。
核三廠1號機如期除役,是否會造成供電缺口?台電先前表示,已規劃由豐德新機組替代,加上歲修機組回歸及再生能源,供電能力可滿足負載需求,預料燃氣將在能源轉型中扮演重要角色,未來燃氣發電將持續增長,成為供電主力。
根據能源署統計,核電比例在2016年占比約12%,近年核一、核二廠共4部機組陸續停機,截至前年占比約8%,去年遞減至6.3%,在27日核三廠1號機停機後將進一步降到3%。
目前台電已規劃由豐德新機組替代,加上歲修機組回歸及再生能源,供電能力可滿足負載需求,日、夜尖峰備轉容量率維持在10%、7%水準。
未來發電主力轉向燃氣
政府推動能源轉型四項重點工作增氣、減煤、展綠、非核。燃煤、燃氣占比至2019年迎來黃金交叉點,燃氣首超過燃煤發電。
由於政策及環保要求,燃煤發電逐漸退場,未來的發電主力將轉向燃氣。台電供電處處長石吉亮指出,燃氣發電的初期成本雖較高,但在核廢料後端處理成本計算下,實際費用差異不大。台灣作為能源進口國,燃氣及燃煤同樣需要儲存設施,皆需依賴國外進口,兩者在儲存及供應的挑戰也相似。
供電未來規劃與挑戰
石吉亮說明,台電目前已規劃多項燃氣電廠建設,如通宵、大潭等地,彌補核能卸載後的供電缺口可供電無虞。
不過這些規劃在執行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地方反對聲浪,需加以克服。他也提到,台電正積極探索地熱、生質能等多元能源,未來或將考慮包括維繫核能在內的多種電源方案,以應對科技及市場變化。
針對燃氣與核能的比較,石吉亮表示,燃氣發電相較於燃煤有較低的碳排放,但仍是一個碳污染源。核能雖然日夜穩定供電,且不受外在因素影響,但目前政策決定核能將逐步除役。因此,未來的發電策略仍以燃氣為主。
石吉亮指出,台電的電源開發處正針對未來的產業發展及負載需求進行負載預測及規劃,以確保供電安全。他強調,隨著AI等新興產業的發展,用電需求將增加,台電將持續進行燃氣及其他能源的規劃及建設,以確保未來的供電穩定。
核三廠一號機停機標誌著台灣能源轉型的關鍵一步,台電將以燃氣發電為主軸,搭配多元能源方案,確保未來的供電穩定及環保目標的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