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啟動開源節流估今年少虧168億 RE30綠電銷售增5億收入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針對近日社會關注的電價與台電財務問題,經濟部於今(28)日召開電價費率審議會,會後宣布,今年4月電價將維持不調整,後續將待9月定期電價審議時,再依國際燃料價格變動與台電財務狀況進行綜合評估。此外經濟部指出,為改善財務結構,已要求台電從去年起推動多項開源節流措施,包括調整燃料採購策略、提升電網使用效率、擴大綠電轉售及活化資產等,預計今年可減少虧損168億元。其中,台電預計2025年透過RE30綠電銷售,將可帶來約5億元以上的額外收入。

會中委員普遍認為,台電當前累計虧損達4,229億元,主要受2022至2024年間國際燃料價格大幅上漲影響,遠高於戰爭與疫情前水準。台電在疫情及戰爭期間,為穩定民生與產業用電,吸收高漲燃料成本,導致未能及時反映電價,成為鉅額虧損主因。
經濟部表示,政府已於113年度預算中編列千億元作為「台電財務補貼」,目前該預算已於立法院委員會審議通過,後續仍須爭取院會支持。另針對外界關注是否會爭取額外預算,經濟部亦說明,若未來行政院同意動用去年度順利稅收,將持續向立法院爭取相關預算。
經濟部指出,為改善財務結構,已要求台電從去年起推動多項開源節流措施,包括調整燃料採購策略、提升電網使用效率、擴大綠電轉售及活化資產等,預計今年可減少虧損168億元。其中,台電預計2025年透過RE30綠電銷售,將可帶來約5億元以上的額外收入。
另外,外界關注的基本度數設計問題,審議會亦有討論。因維持電力供應須承擔固定成本,委員建議台電檢討現行制度,待檢討結果報請能源署審議後,再行決定是否調整。
經濟部強調,當前國際燃料價格仍在高檔,雖煤價有短期回落,但天然氣價格仍偏高,短期內成本壓力尚未完全緩解。政府將持續透過財務補助、內部改革與市場機制,協助台電強化財務體質,並兼顧民生用電與產業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