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價不調漲! 曾文生:台電作為通膨消波塊也需要修補、會持續爭取撥補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電價審議會上週五召開,本次電價拍板不調漲。台電董事長曾文生今在網路節目《齊有此理》中提到台電財務狀況,2024年度虧損達411億元,但強調虧損規模已有縮小趨勢,主要歸因於國際燃料價格變動與電價調整帶來的收入成長。他也進一步說明,未來財務狀況仍需關注國際能源價格變化與政策支持。對於立院撥補,曾文生表示會持續爭取,他強調,「台電作為消波塊也需要修補,財務穩健才能長期維持這個功能,因此政府的撥補對台電來說還是必要的。」

曾文生:台電虧損雖仍破百億但已逐步縮小
曾文生回顧,2022年國際燃料價格飆上高點,2023年開始回落,2024年則小幅下滑。由於台電電價也隨之調整,使收入有所增加,虧損幅度因此收斂。然而,雖然趨勢改善,但若電價未進一步調整,2025年虧損恐將達500億元。
針對政府編列的兩筆共2000億元預算,用於撥補台電財務缺口,曾文生形容台電的角色如同「通貨膨脹的緩衝墊」,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增加的當下,協助穩定國內物價。他進一步比喻,台電就像「消波塊」,當通膨的浪潮襲來,台電吸收部分衝擊,減少對民生經濟的影響。不過,他也強調,消波塊也需要修補,財務穩健才能長期維持這個功能,因此政府的撥補對台電來說是必要的。
電價須回歸基本面 財務穩健是關鍵
展望未來,曾文生強調,政府應持續支撐台電的財務穩定,而台電自身也會透過內部管理來改善收支結構,確保供電穩定。他認為,長遠來看,電價應回歸「燃料成本、發電成本與使用者付費」等基本原則,確保台電的永續經營,同時讓台灣的能源市場發展更健康。
曾文生表示,「台電的角色正在進化,短期內我們還是扮演經濟穩定的關鍵支柱,但長期來看,市場機制應該逐步接手」。希望透過調整,讓台灣的能源市場更加成熟,讓大家都能用到穩定且合理的電價。
綠電市場轉型 台電不再獨扛發展重任
此外,對於台灣能源市場發展,曾文生表示,過去台電在綠電購買方面扮演「穩定推手」,確保產業初期順利發展。但未來,隨著市場機制成熟,政府已推動修法,讓電力交易市場發揮更大功能。
換句話說,台電未來不會再獨自承擔再生能源的購買責任,而是讓市場機制發揮作用,供需雙方將能更靈活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