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重稅|台灣原料藥恐是下一波 藥界大老點出缺藥隱憂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原本說藥品暫時豁免加課關稅,隔天改口正在檢視藥品關稅事宜。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黃金舜直言,美國製造藥品有些原料藥從其他國家進口,關稅導致成本提高、產量減少,藥廠勢必先供貨給利潤好的市場,台灣健保藥價砍得兇、市場小,首當其衝被犧牲出現缺藥危機。

美國總統川普昨天宣布將課徵對等關稅,半導體和藥品等項目暫時豁免,孰料今天在總統專機上改口告訴媒體,晶片關稅很快會開徵,藥品關稅也正在檢視,可能「以前所未見的程度」開徵。
美國若加徵藥品關稅會對台灣造成什麼影響?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黃金舜指出,美國製造藥品的原料藥有些從其他國家進口,台灣賣到美國的原料藥也相當多,就會受到課徵關稅影響。
根據目前出口資料和台灣主要製藥廠的生產重點,出口至美國的原料藥大致可歸納為以下六大類。
第一類:維生素類與荷爾蒙相關製劑,如:維生素D衍生物(Alfacalcidol, Calcifediol, Calcipotriol),用途:治療骨質疏鬆、銀屑病、慢性腎病相關的鈣磷代謝異常。
第二類:胃腸道藥物與抗炎藥,如:Balsalazide(抗炎性腸道藥),用途:治療潰瘍性結腸炎、克隆氏症等。
第三類:呼吸系統用藥,如:Benzonatate(鎮咳藥),用途:抑制咳嗽反射,用於急慢性呼吸道感染。
第四類:心血管用藥(少量),部分高血壓、降血脂、抗血小板類藥物的原料也有出口,但數量相對較小,或偏向外銷非美國市場。
第五類:皮膚病用藥,如Calcipotriol,也可歸入皮膚科用藥類別,用於銀屑病等疾病。
第六類:學名藥成分(Generic APIs),台灣有許多製藥公司專門為美國市場提供高品質學名藥的原料成分,這些成分依照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的ANDA(簡略新藥申請)需求進行生產與註冊。
黃金舜表示,萬一進口原料藥因關稅產生環環相扣的問題,美國藥廠可能原本一個月可生產十萬顆藥,之後變成僅生產六、七萬顆,產量降低,藥廠勢必會先供貨給利潤較好的市場,台灣健保藥價砍得兇,僅2300多萬人口市場小,首當其衝被犧牲。
「台灣藥品75%是進口,癌症用藥、疫苗和抗生素很大宗是跟美國購買」,黃金舜提醒,廠商應未雨綢繆提高藥品供應韌性,多儲備兩三成藥量,萬一有什麼風吹草動,台灣才不會像過去一樣缺藥。台灣政府應該趁此機會宣導學名藥,民眾別一直存在原廠藥比較好的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