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廣達、華碩法說會陸續登場 法人關注3大變數應對策略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電子代工大廠已經陸續公布財報,也進入法說會旺季,其中廣達(2382)、仁寶(2324)將在12日舉行法說,華碩(2357)則是在13日,而近期大舉布局AI領域的代工龍頭鴻海(2317)法說會則是在14日登場,法人表示,隨著美國對等關稅及晶片關稅等初步結果陸續公布,廠商們將如何因應也勢必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關稅、AI伺服器、匯率將是法人必問的必考題
關稅當然近期影響台股最大的變數,儘管對科技業來說,基本上影響不大,就如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所說的,這是客戶要面對的問題。不過外界對於關稅的影響還是在會如何影響終端市場消費,連帶也會影響代工廠的訂單展望。
法人指出,關稅自然會是法說會的最大重點,第二個關注重點,則是AI伺服器市況,尤其輝達新一代AI伺服器GB300的進度,是否能如預期,在第四季準備進入量產階段,也將影響代工廠的營運。
第三個關注重點,就是新台幣匯率對於廠商營運的影響,法人指出,尤其當目前已舉行法說的電子業,幾乎匯損都吃掉不少的獲利,代工大廠的營運量體更大,第2季匯率的衝擊,也成為不能忽略的關鍵,同時廠商對於匯率走勢的看法,也會影響市場對於廠商下半年營運的評估。
鴻海劉揚偉親自說明AI伺服器投資布局
個別廠商的關注重點,鴻海近期在AI伺服器動作連連,包括跟東元換股,以及加速對美投資,法人表示,之前鴻海董事長劉揚偉都未能親自對外說明,這次法說會也將是投資界得以好好聽聽劉董事長看法的機會。
廣達前7月營收已經超過去年前10月成績
廣達今年前7月營收達1兆1481億元,年增率達65%,也已經超過去年前10月的營收成績。法人表示,廣達董事長林百里在年初曾說,「2025年是喜年,廣達有非常好的機會,AI大潮浪起,廣達會乘浪而上。」從目前的營收表現來看,成績確實也不錯,市場也持續關注公司經營團隊對於下半年展望。
華碩如何應對關稅及匯率雙夾擊
至於電腦品牌廠華碩,則是唯一將會明顯受到關稅影響的廠商,法人指出,華碩之前表示,要透過創新來減緩外界因素的衝擊,但更令外界關心的是,華碩是否會要求供應商赴美設廠,或是有哪些因應關稅的方式,以降低對於營運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