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人近5個月任務結束 NASA資助乘龍號首度太平洋濺落
【編譯黃惠瑜/綜合外電】2名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1名日本太空人和1名俄羅斯太空人周六(8/9)搭乘SpaceX的乘龍號(Crew Dragon)太空船安全返回地球,結束在國際空間站(ISS)為期近5個月的任務。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日本共同社等外媒報導,這次返回地球的4名成員包括麥克林(Anne McClain)、艾耶斯(Nichole Ayers)、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的大西卓哉和俄羅斯籍的培斯科夫(Kirill Peskov)。他們從國際太空站離開後,飛行約17個半小時,於美東時間上午11時33分(台灣時間9日晚間11時33分)在美國加州外海濺落。

太空艙艙門打開後,4名太空人在工作人員的協助下走出太空船,進行初步的身體檢查,同時重新適應在太空待了148天後不熟悉的地球引力。4人看起來都很健康,精神狀態也很好。
由於南加州海岸風勢過大,乘龍號(Crew Dragon)比原訂的返航時間晚了兩天才從國際太空站離開。
這次任務是NASA商業載人計畫的一部分,也是首支成功在加州海域太平洋濺落的太空人團隊。過去所有NASA執行的乘龍號任務皆位於佛州海岸附近濺落。但SpaceX近期決定更改著陸地點,以確保乘龍號空艙在重返大氣層前棄置的尾艙碎片能安全落入太平洋,遠離人口密集區,避免造成任何危害。
4名太空人本次任務完成繞地球2368圈。這次任務也是艾耶斯和培斯科夫首次的太空飛行,而麥克林和大西卓哉則是執行第2次太空任務。大西卓哉4月就任ISS站長,成為第3位擔任該職務的日本太空人。
此外,4名太空人也在太空中進行數百小時的科學實驗、維護設備和測試新技術。麥克林、艾耶斯和大西卓哉完成了植物與微藻生長以及太空輻射對植物DNA影響的研究,並觀察微重力對人眼結構和身體細胞的改變。這些在太空中的研究不僅增進科學理解,也驗證新技術,為未來登月和火星探險做好準備。
自2000年10月31日起,ISS一直有人駐守,但NASA與國際夥伴計畫在本年代末退役ISS。NASA期望未來由商業公司發射新太空站,供NASA太空人使用。這次任務是SpaceX第12次將NASA太空人送往I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