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育「巴氏銀鮈」有功! 台積電成全台首家於廠區復育瀕危動物企業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台積電(2330)舉辦「Eco Plus! 生態共融計畫」周年活動「巴氏銀鮈.台積安居」,邀請跨界生態保育夥伴共同參與,見證其成為全台第一家於廠區復育瀕危動物的企業,成就生物多樣性保育的里程碑。一文看懂台積電是如何復育瀕危「巴氏銀鮈」。

巴氏銀鮈能於台積電中科廠區內安居
2025 年 3 月,台積電攜手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台中分署、經濟部水利署第三河川分署、台中市政府農業局簽訂「台中區域綠網保育合作備忘錄」,共同投入台灣中部區域生物多樣性及生態系統完整性保育。
台積電資深副總暨財務長兼發言人/Eco Plus! 生態共融計畫指導主管黃仁昭表示,「生物多樣性已成為全球核心議題。台積公司長期以來致力於營造科技與生態平衡,巴氏銀鮈能夠在我們廠區內安居,不僅象徵瀕危物種的延續,也展現台積公司透過負責任的營運模式,勇於挑戰具開創性的綠色行動,持續成就企業成長與環境生態的雙贏!」

巴氏銀鮈為瀕臨絕種野生物種,2024年起台積電展開巴氏銀鮈移地復育行動
巴氏銀鮈為台灣特有原生小型淡水魚,於 2009 年由《野生動物保育法》公告列為瀕臨絕種野生物種。其相較於台灣其他淡水魚類,分布範圍十分侷限,分布在單一水系—烏溪流域一帶,但棲地近年受到河川汙染、外來種入侵及人為過度開發利用等干擾,加上極端氣候造成河川枯水期漸長、斷流頻繁等因素,棲地持續劣化與消失,族群生存瀕臨險境。
台積電支持巴氏銀鮈復育與野外營救計畫,透過攜手觀察家生態顧問公司及台中市野生動物保育協會等專家進行棲地生態可行性評估,確認其中科廠區生態池具備水質乾淨、流速緩慢、水深足夠、循環系統獨立、池中有機物豐富,且無其他競爭魚種等環境條件。2024年起,台積電展開巴氏銀鮈移地復育行動。2025 年 4 月,台積電完成巴氏銀鮈域外庇護備援庇護池設置與準備工作,成功將巴氏銀鮈移置中科廠區生態池,並由台積電專業人員負責棲地監控與維護,提供適切照護。
截至5月,透過每日的觀察及環境維護,巴氏銀鮈已適應廠區庇護池在地環境,定期皆可穩定觀察到巴氏銀鮈活動狀況。透過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台中分署多點式庇護機制,巴氏銀鮈族群結構可望亦趨穩定,未來將視環境與族群狀況評估,回放至其他支流,擴展其分布區域,進一步落實物種復育。

台積電攜手政府及保育單位投入保育工作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林華慶署長說,「2022 年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所制定的《昆明-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明確規範了 2030 年的全球 23 項行動目標,其中的第15 項企業責任,旨在希望各國政府引導並協助企業投入生物多樣性保育工作。今天台積電的案例就展現了政府與企業合作的最佳典範。我相信,在台積電對生物多樣性保育的高度支持之下,未來透過公司專業人員的細心維護與持續關懷,庇護的巴氏銀鮈族群必能欣欣向榮,我們也期待更多公私部門攜手努力。」
經濟部水利署第三河川分署張稚煇分署長說,「台積電在推動 ESG 的行動力令人敬佩,對生態保育工作更是不遺餘力。我們很開心看到台積電一起投入復育工作。相信藉台積電對 ESG 的重視以及追求卓越的精神,一定能在生態共融方面做到最好。不僅本業技術領先,保育工作也展現技術領先。我相信有一天,巴氏銀鮈的子孫能在烏溪內處處可見。」
中科管理局對台積電在生態共融方面取得的成果深感讚佩,為園區樹立優良典範。經過園區內夥伴的共同努力,這二十年來在植物多元經營的基礎上,帶動了生物多樣性的提升,包括成功用自然的方式,復育了螢火蟲、獨角仙等物種的成果,甚至在隔壁的都會公園也發現賞鳥的秘境,後續將計畫舉辦世界級的國際賞鳥博覽會。
台中市野生動物保育協會林文隆博士指出,「巴氏銀鮈是僅存在於烏溪中的一級保育類物種,面臨極端氣候與棲地阻斷等挑戰。我們攜手政府單位展開域外臨時性庇護,包括搶救水利工程時期的巴氏銀鮈,目前復育成果也逐漸回放棲地,台積電的庇護池承擔的重任就是幫助巴氏銀鮈避免野外滅絕的危機,目前的庇護池中,你們的水池算是最棒的。」
「Eco Plus! 生態共融計畫」是台積電於 2024 年 5 月 22 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正式啟動「Eco Plus! 生態共融計畫」,以棲地、物種、知識培力三大面向為主軸推動生態保護行動。攜手觀察家生態顧問有限公司、山河海有限公司、台中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投入棲地營造與關鍵物種保育,建構淺山庇護傘,優化棲地條件並提升物種生存力;更進一步與農業部生多所、台灣植物分類學會、中華民國野鳥學會合作串聯人與社會,設置獎勵制度培育生物多樣性人才,並透過 eBird Taiwan 鳥類資料庫、iNaturalist 愛自然 2 個平台推廣公民科學參與、優化生態資料辨識技術,增進全民的生物多樣性認知,推動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共同促進自然正效益(NaturePositive)。
你會想看:
獨家|黃仁勳台北行亮點曝光!首會工商領袖 直言「台灣救了美國半導體」
洞察AI趨勢2|黃仁勳不藏私給兒女的話 下一代成功除AI必學兩科(獨家)
洞察AI趨勢4|黃仁勳打開超級電腦發展史 從沒人買到全球大爆發
洞察AI趨勢5|黃仁勳招牌皮衣被徐旭東虧老氣 想幫他設計可溫控「機械夾克」
洞察AI趨勢6|OpenAI與DeepSeek拚5年誰勝出? 黃仁勳:它像iPhone 3猛爆
洞察AI趨勢7|董座問:AI能感受痛苦快樂嗎? 黃仁勳妙回「他會假裝很像」
洞察AI趨勢8|10年內最大挑戰? 黃仁勳:該投資能源、不要污名(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