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美談判卡關與汽車關稅無關? 中經院連賢明揭6大貓膩
【記者江星翰/台北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公布14國最新關稅稅率,預計8月1日實施,卻不見台灣的影子,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連賢明推測,卡關的癥結點不是外界熱議的汽車關稅、是農業協議,預估台灣關稅落在15-20%區間。

川普公布14國最新關稅,南韓(25%)、南非(30%)、印尼(32%)、泰國(36%)維持4月初「解放日」公布的對等關稅稅率,僅日本(25%)、馬來西亞(25%)提高,哈薩克、寮國、緬甸、突尼西亞、孟加拉、塞爾維亞、柬埔寨、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則降低。
連賢明在臉書發表6項看法,他認為美國關稅開獎不是最後得獎結果,反而是川普認為「還要談判」的國家清單,這些國家就是進入談判的下半場。真的確定的是100多領到10%稅率的國家,那個還沒有公布。
對等關稅重點在談判不是對等
第二,對等關稅談判的關鍵是「不要想對等,不單純關稅,主要是談判。」連賢明認為,美國沒想跟台灣簽FTA,也不會給台灣0關稅,「川普關稅的地板價就是10%,而要台灣給美國0關稅。」
連賢明表示,南韓、日本都已和美國簽FTA,還是被要求25%的對等關稅。「和韓國談判中討論的是美國汽車為什麼在韓國賣不動?駐韓駐軍要怎麼分攤軍費?Google地圖在韓國為什麼不能用?基本上只要美國想談都可列入。」
川普企圖創造非中供應鏈
第三,對等關稅另一個目的在創造非中供應鏈。和中國密切的國家大概都40%往下講,和美國聯盟國家大概10%開始談。所以寮國、緬甸、泰國這些和中國密切的東南亞國家都快4成,英國、歐盟大概都是1成開始加。
連賢明認為,越南是最直接例子,轉口貿易稅率4成,當地生產稅率2成。多投資美國,少用中國貨,這國家稅率會越低,反之越高。過去只做生意不搞政治、沒有意識形態的好時光已經過去了。

估美國有意日韓台一併談判
第四,台灣處在尷尬中。川普應該想把日本、韓國和台灣一起談,放在類似的關稅區間。日本本來要做模範生,談完再找韓國台灣說比照辦理,沒想到日本首相石破茂比石頭還硬,韓國新總統剛上任,反而台灣最有誠意,談判進度最前面,但還不是美國最滿意結果,所以川普還在考慮要不要接受。
第五,台美貿易談判卡在哪?個人判斷應該在農業,不是汽車關稅。汽車關稅和貨物稅最大問題是稅損,金額不小但還有解決空間。「農業部分牽涉到食安,很容易被解釋為在美國壓迫下放棄國人健康。」這些困難不論哪個國家都會碰到。要不然日本也不會為稻米死守不願意退讓。
第六,即使談判未如預期順利,個人還是相信(期待)台灣對等關稅應該會落在15-20%這區間。稅率高過這區間,不論是美國或台灣都沒有好處,畢竟美國是台灣最重要的出口國家,台灣也是美國ICT和半導體最重要供應鏈。台灣若能談成還不錯的結果,也會給日本韓國製造額外壓力,台灣若在美國有稅率優勢,這樣對日韓在科技業與台灣競爭大不利。
連賢明最後說:「川老大(川普)你能不能1次公布所有國家的對等關稅稅率,像上次一樣做個表1次解決。1個、1個國家慢慢公布,這樣我們智庫同仁要怎麼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