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鄉教師流失!全教總籲放寬6年綁約 學生團體:應培養在地人才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近年偏鄉教師流失問題備受關注,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全教總)表示,目前偏遠地區教師被要求綁約6年才能調動,是教師應聘的阻力,應該鬆綁,但也不應放寬偏鄉教師的教師證要求,避免影響教學品質。學生團體EdYouth則建議,應培養當地教育人才,才能解決偏遠學校的師資流失問題。
全教總:不應放寬偏鄉教師資格
多個民間教育團體今(7)日針對偏遠地區師資培育議題,舉行公聽會。
針對偏鄉教育議題,全教總指出,現行的偏遠地區教育政策存在諸多問題,尤其是「防弊與限制性」的制度設計,成為偏遠地區教育發展的重大阻力。
全教總解釋,過去許多論述認為,要放鬆偏鄉教師證照的資格,以招募更多人力,但教師證照是教育品質的重要制度,偏遠地區教師的問題是如何吸引教師留任,隨意放寬教師品質是對偏遠地區學生的不尊重。
全教總也提出4項呼籲,首先是偏遠地區應開放更多專任教師職缺,減少代理教師的比例,否則地處偏遠的負面因子,加上代理工作不穩定,會讓教師卻步。
偏鄉師6年才調動成應聘阻力
再者,全教總建議,現行政策要求偏遠地區教師要綁約6年才能調動,雖想保障學生學習的銜接,卻反而成為教師應聘的阻力,應以國小2年、國中3年為一期,發放具有吸引力的久任獎金,並配合期程開放調動機制。
第三,全教總指出,偏遠地區交通不便,現行政策卻要求教師參加不在當地的研習,應比照國內大學教授的進修制度,規劃偏遠地區教師每6年享有一年的國內外帶薪進修與休息機會。
最後,全教總強調,偏遠地區的教育問題往往與家庭功能的弱化相關,許多家庭無法有效支持孩子的學習與成長,建議教育部應與社會福利、經濟、衛生等部門合作,從家庭支持、經濟改善、社區發展與健康服務等多方面著手,全面提升偏遠地區的教育環境。
EdYouth:偏鄉學校認定有灰色地帶
此外,學生團體EdYouth理事長蔡其曄說,他來自金門。高中時曾經遇過學校找不到物理老師的情況,顯見師資不足或是教師流動率高,已是偏遠地區學校無法避免的困境。
對於偏鄉教育的問題,蔡其曄指出,《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當中,對於「偏遠地區學校」的認定標準仍有灰色地帶,像是有些地區雖不符合偏鄉定義,但學校實際面臨的資源匱乏問題,卻與偏遠地區無異,更有許多「非山非市」的學校,在教學資源上受到排擠。
他也提到,《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以6年的服務限制,希望穩定師資,但實務上卻降低年輕教師的報考意願,也有教師因生活條件挑戰或職涯規劃限制,無法真心投入偏鄉教育。
蔡其曄強調,解決偏遠地區學校的師資留任問題,應該要培育在地的人才。
偏鄉小校多元選修課程不足
另外,蔡其曄指出,偏鄉小校因為規模關係,教學多元性無法與許多都會區學校相比,像是108課綱下高中有「多元選修」課程,小校或偏遠地區學校,課程數量與多元性必然降低。
他直言,教育部在制定政策時,許多時候並未針對小校、偏遠地區學校同步進行思考,導致雖有《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但偏鄉小校的問題依然無解。
除此之外,《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鼓勵混齡教學與跨校合聘,但混齡教學對教師專業度要求高,而師資培訓資源又未普及,再加上跨校巡迴教師的排課協調,也有實施困難。
整體而言,蔡其曄建議,除了完善《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內容,教育部也應針對偏遠地區學校,提供更多資源支持,例如多元選修課程,可給予課程規劃、班級人數彈性調整的空間,以符合偏鄉小校的實際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