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重稅|顯示卡、伺服器佔輸美比重及金額最高衝擊大 經濟部提3大支援措施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經濟部長次長何晉滄今在「因應美國關稅 我國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記者會中,針對各產業所受到美國對等關稅的影響程度揭露,顯示卡及伺服器適用32%稅率,輸美金額分別318億美元及159億美元分居前2名、輸美佔比61%及74%也高居前2大,推估將受到影響最大。而經濟部也提金融支持、提升產業競爭力及開拓多元市場爭取海外訂單等3大措施支援受影響企業。 2025/04/04 19:39 財經 產業脈動
櫃買公告4月7日起樺晟停止交易 中茂、正能量智能、創業家恢復普通交割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櫃買中心(Taipei Exchange)表示,經形式審閱上櫃公司公告申報之2024年度財務報告,上櫃有價證券應停止交易者為樺晟(3202),應恢復普通交割方式交易者計有中茂(5205)、正能量智能(5348)、創業家(8477)。自4月7日起實施。 2025/04/02 08:00 財經 股市基金
川普政策牽動!大成鋼居首季台股10大爆紅榜首 債券型ETF居5大ETF之冠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受到川普政策及美股波動的影響,台股在2025年第1季迎來整理潮;而持續至今的AI話題,在這季仍是帶動多檔股票受關注的關鍵!Yahoo奇摩股市App今(27)日公布第1季「10大爆紅台股榜」和「5大爆紅ETF榜」,其中,10大爆紅台股榜,受惠川普政策的大成鋼異軍突起、奪下榜首,而AI與電子概念股則主導本季榜單其他名次;5大爆紅ETF則由債券型ETF群益優選非投等債強勢奪魁。 2025/03/27 11:00 財經 股市基金
台灣恐被列美國「骯髒15國」課高關稅? 央行:有談判空間 【 記者林巧雁/台北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非美汽車課徵25%關稅,台股今天重挫300點,立法院財委會今天邀請各財經部會首長,報告如何因應台灣可能也被列入「骯髒15國」課高關稅。立委林德福詢問台灣被列入的可能性高?財政部長莊翠雲表示,不做揣測,但做最好因應,台灣對美國出口汽車總額31億台幣,99%為1000cc以下的沙灘越野車。 2025/03/27 10:21 財經 國際焦點
創新板顛覆市場印象 營收、獲利、估值大領先 【記者林巧雁/台北報導】創新板致力扶植具創新性及發展潛力的優質企業,協助透過資本市場加速成長。2024年上市公司財務報告出爐後,創新板20家上市公司更有望成為資本市場新黑馬。證交所今天表示,今年不到3個月成交值已近去年全年度6成,顯示市場交易活絡,創新板上市的公司在營收、獲利、估值都較一般板大領先,並非傳統認為的虧損狀況,顛覆市場印象。 2025/03/24 15:58 財經 股市基金
1月總薪資平均逾11萬!年終獎金入帳 金融保險業薪資近30萬居冠 主計總處今天公布114年1月工業及服務業薪資統計,由於年終獎金入袋,拉高當月薪資水準,全體受僱員工總薪資平均突破新台幣11萬元,達11萬3846元;素有「金飯碗」之稱的金融及保險業,總薪資更飆上29.9萬元,居各行業之冠。 2025/03/13 17:50 財經 金融保險
創新板2.0上路後成交值明顯擴增 股價淨值比遠高於上市櫃族群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台灣證交所於今年1月6日 正式推出「創新板 2.0」,取消合格投資人限制後,許多優質企業陸續主動接洽並表達申請意願,包括數家入選國發會國家新創品牌NEXT BIG的指標新創企業,顯示創新板確實滿足創新企業需求。 2025/03/10 18:50 財經 股市基金
2月出口創新高連16紅 重睽24年美國重回台灣最大出口國 【記者林巧雁/台北報導】財政部今天公布2月出口413.1億美元,創歷年同月最佳,擴大增幅31.5%、比想像中好,連續16個月正成長,累計前2月總出口800.2億美元也是歷年最高,年增16.8%。2月對美國出口高於中國及香港,為2001年、24年後美國重新拿下台灣最大出口國的位置。 2025/03/07 18:15 財經
群光去年配息10元殖利率衝破6% 今年營收再年增高個位數、獲利更優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全球電子零組件大廠群光電子(2385)今舉行董事會及法說會,公布2024年營收達1014.78億元,年增3%,重返千億大關,為史上第3高,稅後淨利90.45億元與EPS 12.43元也再度刷新獲利紀錄,分別成長21%與20%。同時擬每股配發10元股息、以今收盤價162元計算,殖利率高達6.17%,重回高股息概念股。 2025/03/05 14:00 財經 產業脈動
同工不同酬!性別薪資差距擴大 女性需多工作58天才有男性薪水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不同性別所獲的薪資水準不同,勞動部今(25)日公布,2024年我國「同酬日」為2/27,女性需較男性多工作58天,才可獲得相同薪資,比2023年多2天,主要原因是少數產業如電子零組件製造業的性別薪資差距較大,且餐飲業、醫療保健業等,不同性別從事不同職類的薪資增長狀況不同。 2025/02/25 17:21 生活 職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