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交宏都拉斯後!台灣轉進口貝里斯白蝦 涉外官員盼生擴散效應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台灣過去是宏都拉斯白蝦主要出口國,伴隨雙邊邦誼破裂,宏國白蝦出口暴跌,外交部轉協助中美友邦貝里斯的白蝦等水產品銷台,補足台灣市場缺口,歷經2年多努力,貝國冷凍白蝦等水產品通過查核,昨起享「零關稅」輸台。涉外官員直言,中國以經濟利益拉攏我邦交國的壓力從未間斷,對照宏都拉斯慘況,更凸顯台貝堅定邦誼帶來的成果,期待貝里斯水產品銷台能產生擴散效應。

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昨(30日)公告,貝里斯冷凍白蝦等水產品已通過查核程序,自即日起全面開放輸入台灣且享零關稅,替台貝建交35年諦寫重要的經貿合作里程碑。
涉外官員回顧,2023年與宏都拉斯斷交後,為尋找白蝦進口替代國,外交部推動貝里斯水產品輸台,林佳龍去年上任後指示外交部加大力道,當時案子因實地查廠問題卡關許久,林獲悉後進行跨部會協調,數次力促衛福部儘速派員赴貝國解決問題。
2024年10月,林佳龍率團訪問貝里斯,除出席「台貝建交35週年酒會」,也與貝國外交部長馮賽卡(Francis Fonseca)舉行雙邊會談,當時林指出,白蝦輸台案已進入「實地查核」階段,期待讓台灣民眾早日享用到物美價廉的貝里斯白蝦。期間,台灣駐貝里斯大使館也密切與貝國政府合作,輔導貝方完成我國輸入食品的系統性查核相關規定與程序,雙邊努力下,終於促成貝里斯冷凍白蝦等水產品通過查核,正式開放輸台並享有零關稅待遇,未來可望陸續引進白蝦、龍蝦、螃蟹、海螺等水產品。
涉外官員表示,這不僅達成台貝雙邊人民互惠共榮的「經濟外交」里程碑,亦是外交部與衛福部、農業部、經濟部通力合作推動「總合外交」與「榮邦計畫」成果。
對比之下,宏都拉斯曾與台灣有緊密經貿關係,但2023年外交轉向中國後,白蝦出口市場近乎崩盤,據宏國媒體報導,與台灣斷交後,2年內宏國白蝦出口量暴跌67%,造成上萬名工人失業,中國大規模採購白蝦承諾跳票。宏都拉斯外交部長雷依納(Enrique Reina)今年初甚至向媒體表示,正重新尋求與台灣市場恢復接觸的可能性,盼挽救受創嚴重的蝦類產業。
涉外官員認為,中國以經濟利益拉攏我邦交國的壓力從未間斷,和宏都拉斯的慘況相比,更凸顯台貝之間堅定邦誼帶來的可貴成果,期待貝國水產品輸台成為示範案例,產生擴散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