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全支付進軍日韓|比台灣便宜30%、1.5萬韓幣可退稅 4因素吸台客在韓醫美

全支付進軍日韓|比台灣便宜30%、1.5萬韓幣可退稅 4因素吸台客在韓醫美

【記者陳怡文/韓國首爾報導】韓國不只歐巴受歡迎,也因整形業發達,且價格具競爭優勢,吸引不少海外遊客在旅程中順便醫美一下,全聯集團旗下電子支付「全支付」今年1/6進軍韓國市場,看準「變美」商機,與Abijou、Will Clinic、秘之美 GU Clinic等美容保養診所合作,除了海外免1.5%手續費、最高回饋30%,消費1.5萬韓幣以上還可退稅3-8%,目前醫美項目使用全支付付款單筆最高為新台幣5萬元,韓國醫美業者表示,一天來客最多可達600人,本地70-75%、觀光客25%,其中又以陸客、日客最多各30%,台客則佔5%。
有片|菲裔華僑來台開地下醫美!超低價還直播手術過程 月削百萬慘了

有片|菲裔華僑來台開地下醫美!超低價還直播手術過程 月削百萬慘了

【記者曾伯愷/新北報導】菲律賓華僑康女以廉價醫材,在北市晴光市場違法經營地下醫美工作室,價格僅為市面的1/10,康女為吸引顧客,還在臉書、抖音直播手術過程,開設1年不法獲利超過百萬。移民署新北專勤隊去年獲報,佯裝客人蒐證逮捕,查扣相關證物,警詢後依違反《醫師法》等罪嫌送辦。新北地院去年12月判處康女有期徒刑6月、緩刑3年。
獨家|14家護理師薪盤點「最低4萬」 夜班加400補救!公會:年薪百萬才能止血

獨家|14家護理師薪盤點「最低4萬」 夜班加400補救!公會:年薪百萬才能止血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近期急診塞爆,3大因素之一就是護理人力不足,導致病房量能減少,衛福部昨(3/2)召開記者會,直言醫院醫護人員空缺從來沒有補齊,研擬急診三班護病比、急診夜班比照一般病房夜班費,小夜400元、大夜650元,護理師護士公會全聯會認為,這只是補齊原來虧欠急診、加護病房的護理人員,不足以應付「離職潮」,因在此補足的基礎下再全面性額外增加,全聯會立場就是年薪超過100萬元,等於白班月薪要7萬以上,跟現實有落差,再加上環境惡劣、辛勞,導致護理人員認為這份工作「CP值不高」辛苦工作是不值得的;《知新聞》也盤點14家醫學中心未滿1年的全職護理師薪資,約在4萬至6萬多不等,與7萬元有落差。
騰雲春酒抽股票1張市值21.85萬 董座梁基文:「 iPhone卡緊收」將進軍日本市場

騰雲春酒抽股票1張市值21.85萬 董座梁基文:「 iPhone卡緊收」將進軍日本市場

【記者蕭文康/台北導】新零售解決方案服務商騰雲科技(6870)今晚舉行春酒,席開30餘桌,最大獎是騰雲股票1張、市值21.85萬元。董事長梁基文對員工表示,騰雲在過去的2024年,公司的成長相當耀眼,也突破了紀錄,也期待大家更加的挑戰自己,然後要不斷的成功,不斷的創新。他並預告「 iPhone卡緊收」自2月10日上線後,期望今年能進軍日本市場。
iPhone感應付款!騰雲推出「iPhone卡緊收」服務 商家免刷卡機可收款

iPhone感應付款!騰雲推出「iPhone卡緊收」服務 商家免刷卡機可收款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為解決手機支付跨平台交易不便的痛點,新零售解決方案服務商騰雲科技(6870)宣布推出「 iPhone卡緊收」( Tap to Pay on iPhone ) 服務,百貨零售、大型連鎖集團、醫美診所等商家,可以不受場域限制,隨時隨地使用 iPhone 接受各種面對面的感應支付,包括實體簽帳金融卡及信用卡、Apple Pay 與其他數位錢包。不必使用額外的讀卡機或刷卡機,只要 iPhone 和 HOYABOX iOS APP 就能搞定。
台大醫院長「70萬挖角說」挨轟 急診醫:愈痛苦愈光榮不存在

台大醫院長「70萬挖角說」挨轟 急診醫:愈痛苦愈光榮不存在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日前在新書發表會提及,現行健保給付對急、重、罕等「救命科」不足導致醫師流失,卻因舉例外面診所開出70萬元月薪挖角神經外科醫師挨轟。年輕急診醫師直言,政府不斷宣稱挹注資源到急重症,臨床實際上感受不到效果,不只年輕醫師、也有不少中生代轉換跑道,工作愈痛苦愈光榮說法早認清不存在。
外國人瘋赴韓觀光兼進廠維修 南韓醫生爭相轉戰醫美診所

外國人瘋赴韓觀光兼進廠維修 南韓醫生爭相轉戰醫美診所

【編譯陳怡妏/綜合外電】財經媒體彭博報導,2023年有60萬外國遊客去南韓醫療旅遊,為南韓賺進逾20億美元(約660億台幣),堪稱金雞母。這些外國人可能是去醫美診所「進廠維修」,或是去大醫院做最先進的抗癌治療,諷刺的是,南韓住院醫生不滿政府打算增加醫學系錄取名額,從去年2月罷工至今,甚至有許多醫生決定離開太操的大醫院改去醫美診所上班,醫院因為醫師不足關閉急診,造成無辜患者因此喪命。
醫美麻醉亂象!納入評鑑也難解 學會點出執行面5大漏洞

醫美麻醉亂象!納入評鑑也難解 學會點出執行面5大漏洞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日前一名女子到醫美診所進行電波拉皮,舒眠麻醉後血氧濃度不穩,搶救後不治,引起社會關注醫美麻醉安全問題。台灣麻醉醫學會理事蘇百川直言,即便要求醫美診所納入評鑑也難徹底解決麻醉亂象,實際執行面有五大漏洞,例如找麻醉醫師蓋章卻可有影分身、診所自行認定鎮靜深度。
醫美缺麻醫?立委竟要移植外科學麻醉 醫質疑邏輯不通

醫美缺麻醫?立委竟要移植外科學麻醉 醫質疑邏輯不通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立委認為醫美診所麻醉醫師人力不足,建議讓心臟外科、移植外科和重症醫師接受一定專業訓練後可執行麻醉業務來彌補,不過,移植外科醫師直言提案邏輯不通,器官移植不會在診所進行,衛福部則表示,電波拉皮其實無需麻醉,麻醉醫師訓練委員會每年都會討論臨床需求,目前未聞人力不足。
醫美麻醉安全危機!開放外科醫執行? 學會怒踐踏專業

醫美麻醉安全危機!開放外科醫執行? 學會怒踐踏專業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日前一名女子到醫美診所進行電波拉皮,舒眠麻醉後血氧濃度不穩,搶救後不治。立委提案讓心臟外科、移植外科、重症等醫師接受一定專業訓練後可執行麻醉業務,來彌補麻醉專科醫師人力不足,降低重症患者的麻醉風險。台灣麻醉醫學會痛批,這是踐踏專業,重大手術一定在醫院開刀,跟醫美診所的麻醉安全問題是兩回事。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