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工會轟拒見基層「期中考0分」 邱泰源:珍惜第一線聲音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多個工會團體今天向衛福部發出怒吼,痛批衛福部長邱泰源屢次拒絕與工會協商,且對三班護病比入法、醫事人力基準修法等6大評鑑項目均「不及格」。邱泰源強調,「並沒有取消」,承諾每3個月會定期開會、3天內訂出明確的對應窗口,預計8月舉行下一次會議,並由工會訂定日期。 2025/07/02 17:28 生活 醫藥
卓榮泰出手協調確認「醫學生總量」維持1300 醫界不開記者會了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近期醫界針對「自費醫學生總量鬆綁議題」提出抗議,批評教育部虛構名額計算邏輯、曲解制度共識,醫師公會全聯會原訂今天下午,率相關團體舉行記者會,不過經行政院長卓榮泰出面協調,宣布記者會取消。 2025/06/30 13:26 生活 文教
AI難取代2種工作 台大醫院長:能被信任且有想像力免驚失業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2024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之一「AI教父」辛頓指出未來很多工作會消失,許多人擔心被AI搶魬碗,不過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認為,「能夠被信任而有想像力的工作」是不會消失的,這大概是機器人無法取代,另一個不會消失的是宗教,因為宗教提供希望、愛跟未來。 2025/06/28 19:06 生活 醫藥
醫界誤認自費醫學生總量鬆綁 教育部:沒有「繞道招生」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台灣自費醫學生總量控管長年以1300名為基準,教育部在不逾越此總量前提下,同意清華、中興、中山等三校之學士後醫學系,從公費生改為自費生,招生名額由原23名調增為35名,但未說明從何挪出105名額,讓醫界誤認總量鬆綁而炸鍋。教育部今日(6/28)再發聲明強調,招生總量未曾放寬、未曾擴招,也無所謂「繞道招生」。 2025/06/28 12:11 生活 文教
台大醫院安寧病房陪上萬家庭走過「人生尾路」 非癌病人使用率低仍有2點待突破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台大醫院創院邁入130年,更是首家設立緩和醫療病房的公立醫院,迄今已陪伴超過一萬個家庭,走過人生最後一段充滿愛與尊嚴的道路;不過目前失智、肝硬化等「非癌病人」的臨終前安寧療護利⽤率仍低,是需要進一步努力的對象,包括其他科別的醫師界定何謂「末期」,以及家屬的觀念接受度等。 2025/06/26 13:00 生活 醫藥
人終究難逃一死 吳明賢談善終:預立醫囑並非放棄急救權利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人終究難逃一死,「生死兩相安」可謂是最佳境界。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認為,目前的社會氛圍對於死亡話題,多半仍寄託於信仰,非相關領域的醫師也可能怕被病人認為「觸霉頭」,而較少主動談及,進而反應在不到1%的預立醫療決定(AD)簽署率,應透過正確的善終教育傳達,緩和醫療並非一需要急救就啟動,而需要符合非常多的前提。 2025/06/15 20:32 生活 醫藥
台北區個別醫院總額本季上路 台大院長:人球問題需觀察至年底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健保今年起陸續在各區實施個別醫院總額制度,最晚上路的台北區於4月加入,台北榮總評估可能輕微「斷頭」,台大醫院指出,今年預算增加、營收相對樂觀;至於各界憂心的醫療人球問題,目前尚未出現,仍需觀察至年底結算。 2025/06/15 18:40 生活 醫藥
周末精選|藥事法318解釋令引爆藥界怒火 挽救凋零產業或踐踏專業一文看懂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為了搶救凋零的中藥販賣業,衛福部在今年3月18日發布《藥事法》103條解釋令,放寬從業門檻,中藥團體認為有助守護中藥命脈,面對的是一整個產業是否能延續、重申的關鍵;但卻引爆藥師團體怒火,批評不只踐踏專業,更直接威脅全民健康,六度陳抗,高喊「退回318解釋令」,要求充滿傲慢與偏見的衛福部長邱泰源、中醫藥司司長蘇奕彰應下台。《知新聞》整理前因後果,讓讀者一次看懂。 2025/06/15 07:00 生活 醫藥
立院今審《兒托法》草案 衛福部盼收出養SOP更清楚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立法院社福衛環委員會今日(6/11)審查《兒童托育服務法》草案,不過有立委質疑政院版本只是現存規定的大雜燴,呼籲改革納入四大重點,包括監視器強制裝設與雲端備份、監管制度翻新與記點制度、提升居托人力與待遇、保母資訊透明。衛福部次長呂建德另強調,會讓收出養標準作業程序訂定清楚,並落實管理媒合機構。 2025/06/11 10:27 生活 醫藥
健保砸42億救急診!6月撥款有前提 石崇良:先幫醫護加薪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急診醫師爆離職潮,急診醫學會今年初調查,預計5月離職約66人、考慮今年底離職超過50人,健保署5月1日起祭出4大改善、總計挹注42.4億元增加多項給付,雖然衛福部長邱泰源說6月開始發放,不過健保署長石崇良今日(6/10)強調,醫院必須先幫醫護人員加薪才會撥款下去。 2025/06/10 12:19 生活 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