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有片|7旬嬤驚險獨走台86!女警英勇搶救 成實習生「最暖心乳鴿日誌」

有片|7旬嬤驚險獨走台86!女警英勇搶救 成實習生「最暖心乳鴿日誌」

【記者王志弘/台南報導】高雄1名70歲婦人昨天想到台南歸仁參拜,頂著高溫自住家行走1個多小時,迷途誤闖台86快速道路,車流呼嘯而過,險象環生,幸警方獲報冒險奔向婦人,安全攙扶上車,這一幕令實習生難忘,笑稱「最暖心乳鴿日誌」,更加確信選擇了一條不會後悔的道路。
有片|7旬婦迷途17km!電力耗盡緊抓路人求救 暖警耐心拼湊助返家

有片|7旬婦迷途17km!電力耗盡緊抓路人求救 暖警耐心拼湊助返家

【記者王煌忠/台中報導】欣賞溪畔風光卻意外迷途!台中一名70歲王姓婦人,日前騎乘電動代步車外出散步,沿著旱溪欣賞風景,不料逐漸偏離熟悉路線,竟一路從台中豐原騎進東區,長達約17公里,直到夜深電力耗盡,才慌張緊抓路人求助,警方獲報到場發現王婦患有失智症,耐心根據隻字片語拼湊出身分,最終順利聯繫上其焦急不已的女兒,協助聯繫計程車載送返家,結束這場迷途驚魂。
有片|國中生迷路錢花光!警暖心導航陪上路 助他騎YouBike回家

有片|國中生迷路錢花光!警暖心導航陪上路 助他騎YouBike回家

【記者王煌忠/台中報導】台中一名13歲林姓國中生,日前與同學相約外出逛街,卻因身上現金用罄又與同學走散,滯留在台中火車站附近不知如何返家,所幸熱心義交發現他獨自佇立,察覺異狀通報警方,警員到場了解少年處境後,運用他剛購買的一卡通與身上僅有65元現金,協助他綁定手機並到超商儲值,順利租借YouBike,並協助幫他設定導航,展現警民攜手守護青少年的即時溫暖。
有片|8旬婦深夜迷航4.6km 愛心手鍊藏「回家密碼」!暖警助返家重逢愛女

有片|8旬婦深夜迷航4.6km 愛心手鍊藏「回家密碼」!暖警助返家重逢愛女

【記者王煌忠/台中報導】台中市一名81歲黃姓婦人,日前晚間騎乘電動車外出購物,返家途中不慎迷路,連機車電力也因而耗盡,經熱心民眾發現警協助,警方發現,黃婦有輕微失智,最後透過她口述住家附近地標,以及鑰匙串上的「防走失愛心手鍊」雙重確認,最終順利護送她返家,與憂心不已的女兒重逢。
有片|超萌柴犬街頭遊蕩!暖警陪過夜餵罐頭 1招助重回飼主懷抱

有片|超萌柴犬街頭遊蕩!暖警陪過夜餵罐頭 1招助重回飼主懷抱

【記者王煌忠/台中報導】台中市有民眾在東區街頭發現一隻毛色黝黑、模樣親人的黑柴犬,深夜獨自在街頭遊蕩,因身上有背帶,研判為走失毛孩,民眾擔心其安危帶往派出所求助,警員先購買罐頭餵食,並透過獸醫師掃描晶片確認其為年僅1歲多的「HAPPY」,並順利聯繫上飼主夫妻,他們表示,「HAPPY」已走失一周,在住家附近張貼協尋未果,幸好在警方、熱心民眾與獸醫協助下,結束這場有驚無險的流浪記。
救援片|嘉義9旬嫗失蹤2天!昏倒草叢蒼蠅飛舞 警不放棄創造奇蹟

救援片|嘉義9旬嫗失蹤2天!昏倒草叢蒼蠅飛舞 警不放棄創造奇蹟

【記者王志弘/嘉義報導】嘉義市有名90歲失智老嫗,22日凌晨4時出門後便音訊全無,警方獲報後沿途調閱監視器,驚覺老嫗徒步走5公里到中埔鄉,但兵分多路搜索仍未能尋獲,其中頂六所長黃煌昆更擔心老人家有生命危險,邊找邊默念佛祖保佑,於昨天23日傍晚5時在八掌溪一帶發現老嫗昏迷倒臥草叢,身上有許多蒼蠅,所幸還來得及,經送醫後暫無生命危險,令家屬又驚又喜,再三感謝警方堅持不放棄,盼得奇蹟。
名醫林芳郁失智!每天練習國小數學 後輩嘆:要注意BPSD

名醫林芳郁失智!每天練習國小數學 後輩嘆:要注意BPSD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名醫林芳郁失智!專長失智症的衛福部草屯療養院老年精神科主治醫師沈政男表示,很難想像當年那個在講台上教他們心臟外科學的教授,竟然成了一個每天練習國小算術的大孩子。沈政男嘆說,台灣社會對失智照顧依然相當不熟悉,即使是名醫的家屬,在照顧過程裡也會跌跌撞撞、吃盡苦頭,尤其林芳郁被確認失智前,曾出現失智患者常見的行為心理症狀(BPSD)。他提醒,完整的失智照顧必須藥物治療、非藥物治療、長照三支箭,每一個環節都要兼顧。
林芳郁失智!狂繞大安森林公園13圈30公里 她親睹一幕「眼睛不敢移開」

林芳郁失智!狂繞大安森林公園13圈30公里 她親睹一幕「眼睛不敢移開」

【記者盧麗蓮/綜合報導】曾任衛生署長,也是國際公認的心律不整與瓣膜整形手術權威的醫師林芳郁罹患失智症5年,其妻林靜芸出書「謝謝你留下來陪我」,引發醫界與社會關注。林靜芸並透露,林芳郁曾經堅持外出散步,短則3公里,長能達30公里,有回繞了大安森林公園13圈才停下。
林芳郁罹病成「孤獨的決策者」 專家:高社經失智初期最難辨識(獨家)

林芳郁罹病成「孤獨的決策者」 專家:高社經失智初期最難辨識(獨家)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前衛生署長、心臟外科權威林芳郁5年前確診失智症的訊息,日前由其妻、整形外科名醫林靜芸證實,以其為名的「林芳郁教授基金會」今舉行基金會成立儀式。專家提醒,這類曾為行業頂尖的失智症個案,最先被注意到的往往不是認知問題,而是情緒的驟變與寡言,建議家人即便經濟無虞可在家照顧,仍應讓個案「走出來」,和有相同經驗的家庭相處、交流。
30年前學生擦肩林芳郁「不敢打招呼」 阿茲海默病程約12年!過來人醫提醒家屬2事

30年前學生擦肩林芳郁「不敢打招呼」 阿茲海默病程約12年!過來人醫提醒家屬2事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我與他擦肩而過,卻不敢貿然打招呼」,見到有人來接才目送對方走遠。這是精神科醫師吳佳璇某天在路上,見到敬重的老師獨自走在路上的反應,這位老師正是罹患失智症的心臟外科名醫、前衛生署長林芳郁;陪伴失智父親走過11年的她提醒,個案早期至中期仍有行動力,可能會走失、作息混亂等,照顧者要務實評估資源,畢竟每個家庭的人力、物力都不同。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