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JN.1疫苗第2劑今開打!三族群優先 約53萬長者符資格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新冠JN.1疫苗第二劑今日(4/8)開打,疾病管制署表示,優先提供3族群,分別為65歲以上長者、55-64歲原住民、年齡滿6個月以上且有免疫不全或免疫力低下患者等,與前1劑間隔至少6個月(180天),估計至4月底有53萬長者符合接種第2劑資格。 2025/04/08 17:00 生活 醫藥
新冠JN.1疫苗第2劑4/8開打 約53萬長者符資格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新冠JN.1疫苗第二劑4月8日開打,疾病管制署今日(4/1)表示,優先提供3族群,分別為65歲以上長者、55-64歲原住民、年齡滿6個月以上且有免疫不全或免疫力低下患者等,與前1劑間隔至少6個月(180天),估計至4月底有53萬長者符合接種第2劑資格。 2025/04/01 15:43 生活 醫藥
50歲北部女新冠重症持續住院中 2/26開放成人新冠疫苗JN.1用於幼童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國內新冠肺炎疫情處於低點波動,但仍有新增重症病例,50歲北部女性有高血壓、氣喘及癌症病史,2022年前接種過疫苗後再無施打,2月中咳嗽有痰未癒,就醫發現血壓、血氧都偏低,白血球跟發炎指數皆上升,後確診感染新冠病毒後合併呼吸衰竭,已住院1周,持續加護病房治療中,疾管署呼籲年長者、小小孩、高風險族群儘早接種,另外,幼兒50萬劑莫德納疫苗已用罄,2/26起開放成人劑型用於幼兒,感染管制理由,成人單劑0.5毫升,幼兒施打半劑,另外一半0.25毫升直接丟棄。 2025/02/25 15:59 生活 醫藥
我國最小新冠重症 未滿6月早產兒雙腳腫脹、發燒確診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日本和泰國近期新冠肺炎病例數呈上升趨勢,國內上週雖然僅新增10新冠併發重症本土病例,卻出現我國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年紀最小的重症個案,一名出生未滿6個月早產兒,先出現雙腳腫脹,隨後發燒、呼吸急促,快篩確診新冠肺炎,收住加護病房一週,目前症狀相對穩定,持續在加護病房治療。 2025/01/14 19:49 生活 醫藥
研究0.1公分的小蟲 帶來得諾貝爾獎的重大發現 【編譯陳怡妏/綜合外電】新科諾貝爾生醫獎得主安布羅斯和魯夫昆在1980年代末期是美國生物學家霍維茨(Robert Horvitz)實驗室的博士後研究員,研究秀麗隱桿線蟲。這種蟲雖然僅有0.1公分長,身上卻具備體型較大、較複雜的生物身上也可見到的肌肉和神經細胞,幫助他們發現小分子核糖核酸(microRNA,又稱微RNA)及其在轉錄後基因調控中的作用,今獲諾貝爾桂冠加身。 2024/10/07 20:04 國際 寰宇要聞
新冠9/1起改名!比照流感僅通報重症 病人權益不影響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本土第六波新冠疫情再過一週正式宣佈脫離流行期,疾病管制署今日(8/20)也宣布,9月1日起第四類法定傳染病「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比照流感改名為「新冠併發重症」,未來醫療院所僅需通報新冠重症和死亡個案,但是改名和調整通報定義不影響公費抗病毒藥物開立條件,病人權益不受影響。 2024/08/20 17:02 生活 醫藥
第6波本土新冠連5降!日本反轉 美中疫情持續升溫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本土第六波新冠疫情連五週下降,疾病管制署今日(8/13)預估8月下旬可正式宣布脫離流行期,日本疫情也反轉下降,惟須注意美國和中國疫情持續上升,美國自5月中旬以來累積病例數超過冬季疫情,中國則從7月初才開始,且出現傳播力較高的XDV.1變異株,要出國的人最好先打疫苗和做好個人防護。 2024/08/13 17:17 生活 醫藥
上週新冠死亡破百!8月下旬脫離流行 第七波疫情估這時來襲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第六波本土新冠疫情下降趨緩,疾病管制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預估八月下旬脫離流行期,第七波本土新冠疫情可能在11月底到12月初上升,不過今年比去年提早於10月1日開打最新款新冠疫苗,盼能舒緩或延遲新冠疫情。另外,日本新冠疫情連續12週上升,尤其九州佐賀、宮崎、熊本為高,赴日旅遊建議先打疫苗。 2024/08/06 17:08 生活 醫藥
日本新冠連11週升 3地病例數最多!國內8月中脫流行期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暑假出國旅遊注意!日本新冠肺炎疫情已連續11週上升,尤其九州佐賀、鹿兒島、宮崎病例數最多,希臘、比利時等國家疫情亦上升。國內新冠疫情預估8月中旬脫離流行期,不過上週新增1例40多歲女性,沒打XBB疫苗,住院六週不幸併發肺炎、呼吸衰竭過世。 2024/07/30 17:32 生活 醫藥
日本新冠連十週上升!京阪、九州最多 羅一鈞教1招自保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日本新冠疫情連續十週上升,尤其東京、大阪和九州通報病例數最多,此波疫情以KP.3為主要流行病毒株。疾病管制署今日提醒,正值暑假旅遊旺季,近期要去日本旅遊的民眾先在台灣接種XBB疫苗提升免疫力。另外,我國上週新增新冠肺炎死亡人數創11個月新高。 2024/07/23 16:15 生活 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