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部爆5例日本腦炎 住家附近均有3大高風險場域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近期氣溫動輒超過35度,衛福部疾管署公布,國內新增5例居住在中南部的日本腦炎病例。每年6至7月為流行高峰,且各年齡層都有感染風險,最有效的預防方式為接種日本腦炎疫苗,住家或活動地鄰近豬舍、水稻田等高風險環境的民眾應落實防蚊措施。 2025/07/01 15:57 生活 醫藥
百日咳個案創10年同期新高! 疾管署:11-18歲青少年最多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衛福部疾管署今天公布,今年國內百日咳累計35例均為本土病例,為10年同期新高,包含8起家庭群聚,其中1起延伸校園群聚,個案年齡層以11-18歲青少年佔比最高,共13例,其次為6個月以下嬰兒,共8例。 2025/07/01 14:28 生活 醫藥
台中今年首例!4歲女童突無力肢體麻痺 腸病毒重症確診 【記者王煌忠/台中報導】台中市清水區一名4歲女童,出現急性無力肢體麻痺,疑似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經中央實驗室檢驗昨天(23日)確定感染伊科病毒11型併發重症,經治療已順利出院,為台中市今年首例腸病毒重症確診,衛生局提醒,腸病毒傳染力極強,特別是5歲以下幼童為高風險族群,預防關鍵在於「勤洗手」與「環境清消」,家中應定期消毒幼兒常接觸物品,成人返家前也應先更衣與正確洗手,避免交叉感染,共同守護兒童健康。 2025/06/24 20:40 生活 醫藥
20多歲男染新冠14天亡 上周38死為今年單周新高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國內新冠疫情仍處高原期,上周新增38例死亡為今年單周新高,疾病管制署預估8月2日那周後脫離流行期。上周死亡個案年紀較輕的一位20多歲男性,無特殊潛在疾病,沒打最新疫苗,起初間歇性發燒跟嘔吐,後來肢體無力、嗜睡,診斷為腦炎,不幸在發病2周後因多重器官衰竭過世。 2025/06/17 18:25 生活 醫藥
新生兒腸病毒增2死!伊科型隔7年來勢洶洶 7月底前提高警戒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新生兒染腸病毒新增2例死亡、1例重症,均為感染伊科病毒11型,疾病管制署今日(6/17)表示,2例僅出生3天大和6天大嬰兒在加護病房搶救近一個月,不幸敗血症休克過世,新增1例重症為出生3天男嬰,目前敗血症在加護病房治療,請家長和醫療機構7月底前提高警戒謝絕訪客,成人別抱親新生兒。 2025/06/17 14:28 生活 醫藥
今年首例日本腦炎現蹤嘉義! 個案住院中、3大症狀曝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今年首例日本腦炎個案現蹤嘉義大林!衛福部疾管署公布,這名從事畜牧業的50多歲男性,6月6日出現全身不適症狀,並有發燒、意識改變導致語速變慢、精神煩躁不安等症狀,目前仍在住院中,平常為雞隻運輸人員,住家附近及工作場域附近的感染可能性均無法排除,衛生單位已針對個案活動地周邊豬舍懸掛誘蚊燈,同時加強對當地民眾的衛教宣導。 2025/06/16 16:25 生活 醫藥
今年新冠死亡最年輕!30歲男併發腦炎 加護搶救十天不治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國內新冠疫情上周達高峰,不過重症和死亡在未來兩周會持續攀升,千萬別掉以輕心,疾管署今日(6/10)指出,上週新增今年新冠死亡最年輕個案,為北部30多歲男子,無潛在疾病,從未接種新冠疫苗,染新冠併發腦膜腦炎,住加護病房搶救十天仍不幸敗血性休克和多重器官衰竭死亡。 2025/06/10 16:33 生活 醫藥
日本越南流行麻疹、百日咳 帶娃出遊及早打預防針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交通部觀光署最新資料,台灣人1月出國人數達161萬,其中赴日本58.6萬人次最多,前往越南則有11.49萬人次,目前兩國流行流感、麻疹、百日咳,根據疾管署統計,目前台灣境外移入、本土麻疹病例數及百日咳疫情創6年同期新高,疾管署呼籲帶娃前往麻疹流行區,出發前2至4週可至衛生所或旅遊醫學門診評估自費接種MMR疫苗,以降低感染風險,也建議接種百日咳疫苗。 2025/04/20 17:46 生活 醫藥
麻疹升溫!2名男嬰診所群聚接觸確診 病例數創6年新高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麻疹疫情升溫,疾管署今(15)日公布,國內新增1起麻疹群聚事件,病例是2名未滿1歲男嬰,都是先前越南境外移入個案的接觸者,另也新增2例境外移入個案。今年截至4/14已累計26例麻疹病例,其中10例國內感染、16例境外移入,國內感染及境外移入病例數都是近6年同期最高。 2025/04/15 15:45 生活 醫藥
「會走路的肺炎」惹禍!男童白肺、高燒不退 住院一週才脫險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黴漿菌肺炎」又稱「會走路的肺炎」,後疫情時代因免疫負債,病例有增加趨勢,夏秋為流行高峰。一位11歲男童因高燒四天、咳嗽、胸悶、活力及食慾下降急診,懷疑黴漿菌肺炎重症緊急收住院,但抗生素治療後仍高燒未退,甚至肺炎擴散及肋膜積水,可能有紅黴素抗藥性,改以其他抗生素才逐漸退燒,一週後出院。 2025/04/10 11:18 生活 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