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新銀用AI揪詐!攔阻7000萬元 聯手北檢「戰神專案」即時監控可疑交易 【記者陳亮諭/綜合報導】詐騙無孔不入,銀行防詐再升級!台新銀行昨(25日)與台北地檢署簽署「戰神專案」防詐合作備忘錄(MOU),去年成功阻攔台近7000萬元。公股龍頭兆豐銀行創業界先例,推出「T+2延後交易猶豫期」,提供客戶2天的匯款猶豫期,避免因衝動造成重大損失。 2025/03/26 10:49 財經
高雄金融機構阻詐14.3億 這銀行立大功!女副理「多管閒事」攔截49件詐騙 【記者古和純/高雄報導】根據警方資料,高雄市金融機構去年阻詐金額高達14億3313萬0256元,共1933件,其中高雄國泰世華銀行成果最為豐碩,攔阻3052萬,其中49件全被左營分行副理盧虹如識破,她說,一開始客戶難免抱怨行員多管閒事,但她把客戶當成家人,將心比心誰都不願家人受騙;高市警察局長林炎田讚嘆她的熱誠,特地公開嘉獎她替客戶守住金錢。 2025/03/19 16:42 社會 突發現場
有片|警追詐騙搞烏龍! 媒體高層被誤當車手 全因銀行給錯監視畫面 【記者林志青、林巧雁/台北報導】165反詐騙專線去年11月28日派案給台北市萬華分局,追查警示帳戶遭車手提領狀況,警方行文帳號所屬的華南銀行,取得監視器畫面,追查發現車手疑是某媒體的高層;警方驚覺可能找錯人,緊急向銀行再次查證,發現銀行端所提供的ATM機臺位置有誤,確認是烏龍一場。警方及銀行最後親自登門道歉,平息風波,也透過銀行重新提供正確的監視畫面,逮獲實際取款的車手。 2025/02/11 21:29 社會 突發現場
北富銀「AI鷹眼模型」揪警示帳戶 行員識破伎倆避免客戶損失20億 【記者林巧雁/台北報導】令人深惡痛絕的詐騙橫行,銀行成為阻擋詐騙的重要前線關卡,北富銀自2021年底與刑事局合作,運用科技進行防詐,開發警示帳戶預測模型「AI鷹眼模型」取得經濟部智慧財產局新型與發明專利,並斬獲良好成效,截至今年8月底「AI鷹眼模型」成功攔截375起詐騙案件,阻詐金額3.9億元;此外,北富銀安和分行主管及行員也曾及時識破詐騙集團伎倆,為客戶避免高達6000萬美元(約19.4億台幣)的資產損失。 2024/11/20 07:00 財經 金融要聞
金管會年底前公布打詐專法子法 讓被害人早點拿回被騙款項 【記者林巧雁/台北報導】金融詐騙已成為全球威脅,台灣近年以「投資詐欺」、「解除分期付款」、「假網拍」等詐欺犯罪手法最多,狡猾的詐騙集團甚至常冒用財經名人的名字在臉書或Line開設投資群組騙錢。為配合打詐,金管會除設置防詐騙專區,加強對民眾宣導,另外,日前也公布打詐專法子法草案,包含通報機制、被害人遭詐款項返還等4面向,透過法律訂定,讓被害人可早點拿回被騙款項,希望在年底前公布授權子法。 2024/11/20 07:00 財經 金融要聞
阻網路詐騙!中華郵政暫停投放非實名制社群平台廣告至明年底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中華郵政公司宣布,即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止,暫停在非實名制相關社群平臺投放付費廣告,共同響應社群防詐及展現反詐決心,並呼籲其他企業共同跟進反詐行動。 2024/11/17 20:05 生活
高雄5大詐騙手法出爐! 這年齡層受害人最多 【記者古和純/高雄報導】近年詐騙集團猖獗,高雄市警局分析轄內詐欺案不外乎5大詐騙手法,以「假投資詐騙」為最大宗,其次依序為網購詐騙、解除分期付款(假買家騙賣家)、假交友(投資詐財)、色情應召詐財,詐騙受害者中,又以30至39歲族群最多,高雄檢警首創運用「異常帳戶預警通報聯繫平台」成功阻詐1億1378萬餘元,持續整合情資溯源打詐。 2024/11/15 12:39 社會 突發現場
14個月斷連詐騙投資! 一銀、華南銀等5家公股銀暫停「非實名制」網站投廣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社群平台詐騙猖獗,公股銀行祭出打詐措施,繼兆豐銀及土銀昨公布,因為社群媒體平台、群組多採非實名制登錄,易遭詐騙集團運用進行詐騙,為避免客戶及社會大眾受不當訊息所誤導,將暫停在非實名制登錄的社群網站、平台、帳號主動投放廣告,另外,暫停贊助在非實名制登錄社群網站、平台的直播主、網紅、主持人等任何廣告及業務宣導活動,今天包括一銀、華南銀及台銀也跟進。 2024/11/08 18:40 財經 金融要聞
台灣每日遭詐3至5億!警3個月蒐報15.8萬則詐騙廣告 Meta佔94.8%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根據內政部統計,台灣每天被騙的財損大約3至5億元之間,立法院交通委員會今進行「我國打詐成效與防制」,根據內政部警政署報告,在堵詐面上,通報涉詐廣告下架,2023/7/1至2024/9/26警察局蒐報詐騙廣告15萬8247則,經通報網路廣告平台業者後均依限完成下架,Meta詐騙廣告15萬35則,Google(含YouTube)詐騙廣告8212則。 2024/10/07 11:20 生活
金管會公布金融防詐措施子法草案重點 研擬異常帳戶認定標準及強化開戶身分審查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 為防制詐欺犯罪危害,預防及遏止不當利用金融、電信及網路從事詐欺犯罪並保護被害人,保障人民權益,行政院制定「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打詐專法),其中金融防詐措施涉及金融機構及提供虛擬資產服務的事業或人員(下稱VASP),共計7條條文,該條例已於今年7月12日經立法院通過,並經總統於7月31日公布。 2024/09/27 19:30 財經 金融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