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核電大復興時代 解除鈾礦開採禁令2026年起生效 【編譯黃惠瑜/綜合外電】瑞典政府宣布重大能源政策轉向,計畫自2026年1月1日起解除鈾礦開採禁令。瑞典正面臨日益成長的電力需求,並尋求減少對進口核燃料的依賴,加上政府計畫在2045年前興建新核能反應爐,以達成淨零排放,因此這項政策也代表瑞典能源策略的關鍵轉變。 2025/08/31 13:44 國際 寰宇要聞
辛巴威邁向核電之路 攜手韓國核電商助攻SMR發展 【編譯黃惠瑜/綜合外電】非洲國家辛巴威長期面臨嚴重的能源危機,如今正加速尋求解決方案。該國的教育、創新研究與發展中心(CEIRD)已和韓國水力與核電公司(KHNP)簽署合作協議,將共同在辛巴威進行初步的可行性研究,評估部署韓國設計的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all modular reactor,SMR),積極朝實現能源結構多元化目標邁進。 2025/08/28 17:25 國際 寰宇要聞
陳玉珍喊核廢料可放二膽島! 侯友宜曝前提 【記者曾伯愷/新北報導】核三延役公投雖已落幕,但相關議題仍持續發酵。國民黨立委陳玉珍昨提議,核廢料可評估存放在沒有居民的二膽島。對此,新北市長侯友宜今天主持市政會議前受訪表示,核廢料存放地點一定要經過專業評估,把安全做到位,才是方向。 2025/08/27 13:32 政治
傅崐萁拋對美採購「小型核電廠」 卓榮泰:能源政策新思考模式 【記者許皓婷/台北報導】「核三延役」公投結果雖未達門檻失敗,但同意票434萬1432張,超越不同意票151萬1693張。國民黨立委傅崐萁今(25)日質詢時指出,建議對美談判時把「小型核能」納入採購項目;對此,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先進核能技術都是未來可以開放討論、接受的學習目標,若真的解決安全問題、沒有核廢料問題,社會有高度共識,這會成為台灣能源政策新思考模式。 2025/08/25 12:21 政治 國會攻防
專家:台灣能源依賴成致命傷 應以烏核電廠戰時維安為鑑 台灣核三重啟公投成焦點,國際媒體陸續刊出報導,其中美媒引述專家指出,在中國威脅下,台灣依賴能源成致命弱點;烏克蘭經驗凸顯核電廠脆弱性,也體現侵略國評估切斷能源是瓦解意志的最快途徑,北京一定在研究這套劇本。 2025/08/25 08:19 國際 熱搜話題
美韓峰會將登場!傳李在明攜「核電籌碼」赴美 盼減輕貿易壓力 【編譯黃惠瑜/綜合外電】南韓總統李在明24日結束訪日行程後,啟程赴美,預定25日與美國總統川普展開上任後首度會談。隨著外界揣測李在明可能會向川普提出兩國的核能合作夥伴關係,南韓的核電廠建設能力成為降低對美貿易風險的關鍵籌碼。 2025/08/24 18:16 國際 寰宇要聞
今日精選|盧秀燕不選黨主席「不宜欽定」/核三公投電廠周邊4里同意票全輾壓 【知新聞編輯部/台北報導】每日一推《今日新聞精選》,帶您快速掌握台灣最新社會大小事、財經投資動態、國際情勢脈動、政治政策走向,以及生活消費情報,幫助讀者全面了解正在發生的焦點新聞。 2025/08/24 14:49 生活
核三公投失敗|4核電廠周邊里同意票全輾壓不同意 僅這一里逆風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重啟核三」公投案結果沒通過,儘管同意票數占比高達74%,但距離通過門檻還差約65.9萬票。核三廠所在的恆春鎮南灣里,同意票280,不同意票177,投票率平均28.72%,鄰近的大光里和龍水里也同意票居多。另外檢視核一廠、核二廠、核四廠鄰里,不僅投票率低迷,也是同意票占多數,僅核四廠鄰近的真理里投不同意票較多。 2025/08/24 13:06 能源
核三重啟公投未過關 各家外媒評論一次看 【編譯黃惠瑜/綜合外電】台灣核三重啟公投23日投開票,結果為同意票434萬1432張,不同意票151萬1693張,全國投票率29.53%,距離通過門檻500萬522人同意票,還差約65.9萬票,因此沒通過。面對這項結果,國際媒體如何解讀台灣的能源與國防困境?以下為讀者彙整各家外媒的視角與分析。 2025/08/24 12:40 國際 寰宇要聞
核三同意票比不同意多280萬票 核能專家葉宗洸:重啟不能再拖4年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重啟核三」公投案昨(23)日投票,434萬同意票雖遠高於不同意151萬票,但仍未達500萬過關門檻,確定不通過。不過,核能專家、清大教授葉宗洸表示,同意票大勝不同意票,展現全民共識,依照總統賴清德昨晚宣示因應《核管法》修法程序的「兩個必須」,台電估完成安檢2年,並需核安會最快半年審查,再加上採購燃料時間,他估計得花上3到4年才能重啟核三,不符合人民期待,呼籲有更積極作為,盡快重啟運轉。 2025/08/24 08:15 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