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3竹南路段「6車撞成一團」 3歲女童吐血!5人輕重傷送醫 【記者於維奕/綜合報導】國道3號北上竹南路段今天下午發生6車追撞事故,造成5人輕重傷送醫,其中最小傷者僅3歲,疑似吐血,58歲蘇姓男子傷勢最重,除後腦有撕裂傷,臉部顴骨疑似骨折。警方初步調查,疑因33歲曾姓女駕駛未注意車前狀況撞擊前車引發連環追撞。 2025/03/26 20:07 社會 地方大小事
扯!小客車衝入國道地磅站釀2傷 網友調侃「犧牲小我完成大我」 【記者王煌忠/台中報導】地磅站被大型車駕駛視為惡夢,一旦超重將收到高額罰單,今天(27日)就有一輛自小客車,行經國道1號后里路段,突然駛入地磅站並自撞燈號桿,造成車上2人受傷送醫,由於駕駛並無酒駕,警方將釐清肇事原因,對於地磅站遭毀損,網友不禁調侃「犧牲小我完成大我」、「感謝您撞磅,我超肥不用改道了」。 2025/02/27 11:39 社會 突發現場
北市公車輾斃斑馬線行人! 24歲女駕駛開過腦「不適合開車」遭起訴 【記者丁牧群/台北報導】台北市中正區喜來登飯店前,去年11月發生2輛公車追撞,一輛大都會49路公車在斑馬線前停下讓行人過馬路,遭後方的大有巴士212公車追撞,造成和丈夫一起走斑馬線過馬路的林姓女子遭輾斃,丈夫目睹哀痛欲絕。台北地檢署調查發現,追撞前車的大有巴士女駕駛謝絜羽(24歲)過去曾因腦部外傷動過手術,反應力不足、不適合開車,仍擔任司機,案發時卻未注意車前狀況肇事撞死人,今依過失致死罪將謝女起訴,大都會客運陳姓駕駛則獲不起訴。 2025/02/26 14:38 社會 突發現場 法庭
高雄行人地獄!女義消走斑馬線遭撞死 打火弟兄悲痛憶她英勇救難事蹟 【記者古和純/高雄報導】高雄又見行人地獄!高雄鳳山本周一(17日)晚間發生一起嚴重死亡車禍,一名許姓女子於閃黃燈處走斑馬線過馬路,先被一輛轎車高速撞飛,再遭後車輾壓因不幸身亡,肇事兩駕駛被警方依過失致死罪送辦。如今許女身分曝光,不僅是高雄長庚血液透析助理員,更是投身救災14年的高雄義消特搜隊員,平時為人熱心公益,而不少打火弟兄聞訊哀痛不已。 2025/02/21 16:54 社會 突發現場
有片|小黃連環撞!側翻擊落8汽機車 運將頭破血流意識模糊 【記者王志弘/台南報導】台南安南區今天發生連環車禍,有輛計程車追撞前車,當場側翻往右滑衝,共計波及8輛停等紅燈的汽機車,幸騎士均輕微皮肉傷,小黃運將則頭部受創、意識模糊,經送醫救治,暫無生命危險。肇事原因仍待調查釐清。 2025/02/17 14:46 社會 突發現場
進香團遊覽車追撞24人傷!疑未注意車前狀況 公路局:監理所2/17派員查核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週日好天氣,不少民眾有出遊行程,但今(2/16)早7時58分,嘉義新港發生台北葫蘆寺進香團2輛遊覽車與1輛自小客車追撞事故,造成24人受傷,交通部公路局接獲通報後即與相關監理所成立「遊覽車甲級事故應變小組」,聯繫處理後續傷患就醫及事故善後事宜,駕駛皆無酒駕,已責請轄管監理所於2/17上午啟動事故立即性加強管理措施,派員至該事故業者公司進行安全管理查核。 2025/02/16 12:33 生活 交通
楊梅火燒車4死|高公局曝休息站存廢 輔駕避撞「有解方」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國道1號南向楊梅休息站上月25日晚間發生電動車自撞火燒車意外,造成車內8人(2大6小)共4人死亡、4傷慘劇。民眾熱議楊梅休息站存廢問題,交通部高速公路局表示,小型休息站民眾有需求,主要是拜託大家正確使用輔助駕駛。近4年國道施工車輛遭撞事故共計454件,其中128件肇事駕駛承認開啟輔助駕駛系統。內側緩撞車被撞擊率高,為避撞靠近分隔島,不在車道中間反而不容易被偵測,現在就讓緩撞車走內側車道中間。 2025/02/04 15:57 生活 交通
初二國道湧車潮!國1彰化段4車追撞釀5傷 肇事原因曝光 【記者王煌忠/台中報導】大年初二依照習俗回娘家,國道從上午開始湧現車潮,中部路段國道1號彰化到埔鹽系統車流回堵,在中午近1點發生4車追撞事故,造成5人受傷,分別送往彰化秀傳與彰基醫院,所幸治療後均無大礙,而該起事故也造成後方回堵約3公里,初步研判為未注意車前狀況釀禍。 2025/01/30 15:50 社會 突發現場
有片|悲傷小年夜!高雄嬷闖紅燈橫越馬路 連遭汽機車撞輾喪命 【記者王志弘/高雄報導】高雄鳳山有名7旬婦人,昨晚疑闖紅燈欲橫越馬路,先遭機車擦撞倒地,又被轎車輾過,人卡車底,經救出時已無生命跡象,緊急送醫仍於今天凌晨零時傷重不治。警方排除酒駕,相關肇責仍待釐清。 2025/01/27 14:18 社會 突發現場
電動車火燒車4死!國道警提醒:輔助駕駛非自動駕駛 別因這些疏忽走冥路 【記者曾伯愷/新北報導】一輛電動車搭載8人,昨晚行經國一南下欲駛入楊梅休息站前,人車失控自撞匝道分隔島後起火,造成4人死亡4人輕重傷。國道警方呼籲,ADAS輔助駕駛系統並不是自動駕駛系統。 2025/01/26 13:20 社會 地方大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