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大學分發入學3.3萬招生名額創5年新低 最低3科25級分可登記

大學分發入學3.3萬招生名額創5年新低 最低3科25級分可登記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114學年度分科測驗成績今(29)日出爐,成績可用於分發入學招生管道。大學考試入學分發委員會今天也公布,今年分發入學共提供33381個招生名額,是近5年新低,錄取率預估比去年略低。另外,考分會也公布,分發入學最低登記標準為「英文、數學甲、化學」3科合計25級分,達標即可參與分發入學。
高中職專業群科特色招生 51校提供3338個續招名額

高中職專業群科特色招生 51校提供3338個續招名額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為鼓勵國中畢業生適性入學,教育部114學年度持續辦理「高級中等學校特色招生專業群科甄選入學」,今(9)日公告續招簡章,全國共有51所高級中等學校、233個專業群科班,辦理「實務選才」,提供3338個招生名額,國中畢業生可依據興趣與性向選擇,且不受國中學籍區域限制。
基層批藥學生名額暴增 「專業在哪?」恐將如生產過剩的香蕉

基層批藥學生名額暴增 「專業在哪?」恐將如生產過剩的香蕉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醫學生名額爭議才告一段落,今天換藥師跳出來抗議!國防醫學院藥學系招生名額,自102至114學年度暴增近3倍,此次名額增幅毫無預警,形同將藥師團體的意見當作空氣,恐將重蹈美、日等國「流浪藥師」的覆轍,供過於求如同香蕉生產過剩,最後只能丟掉;衛福部次長林靜儀表示,招生名額為教育部權責。
醫界轟教部「曲解制度」變相擴招 憂數量主義反噬醫療

醫界轟教部「曲解制度」變相擴招 憂數量主義反噬醫療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針對自費醫學生總量鬆綁議題,教育部昨強調,自民國87年以來從未放寬、擴招或「繞道招生」;醫師公會全聯會等29個醫師團體今發表聯合聲明,批評教育部虛構名額計算邏輯、曲解制度共識,「這種『數量主義』的迷思,終將反噬整體醫療環境」,並將於明天下午召開記者會發聲。
醫界誤認自費醫學生總量鬆綁 教育部:沒有「繞道招生」

醫界誤認自費醫學生總量鬆綁 教育部:沒有「繞道招生」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台灣自費醫學生總量控管長年以1300名為基準,教育部在不逾越此總量前提下,同意清華、中興、中山等三校之學士後醫學系,從公費生改為自費生,招生名額由原23名調增為35名,但未說明從何挪出105名額,讓醫界誤認總量鬆綁而炸鍋。教育部今日(6/28)再發聲明強調,招生總量未曾放寬、未曾擴招,也無所謂「繞道招生」。
自費醫學生總量沒放寬!教育部「變魔術」 救3校學士後醫

自費醫學生總量沒放寬!教育部「變魔術」 救3校學士後醫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台灣自費醫學生總量控管長年以1300名為基準,教育部在不逾越此總量前提下,同意清華、中興、中山等三校之學士後醫學系,從公費生改為自費生,招生名額由原23名調增為35名,但未說明從何挪出105名額,讓醫界誤認總量鬆綁而炸鍋。衛福部強調,只要不超過1300名,教育部如何跟各校醫學系協調名額,衛福部都尊重,但也覺得神奇「好像大衛變魔術」。
教育部放寬醫學生總量 醫界炸鍋:南韓殷鑒不遠

教育部放寬醫學生總量 醫界炸鍋:南韓殷鑒不遠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台灣醫學生總量控管長年以1300名員額為基準,不過教育部於今年6月同意清華、中興、中山等三校之學士後醫學系,從公費生改為自費一般生,且招生名額由原23名調增為35名,國防醫學系自總量管制忽略不計,將使醫學生供給逼近1600人。醫師團體今日(6/27)嚴正呼籲教育部應儘速邀集衛生福利部與醫界代表共同研商,南韓殷鑒不遠,不得貿然擴增。
準公幼亂象!將退場私幼藉機起死回生 全幼產:衝擊公幼招生

準公幼亂象!將退場私幼藉機起死回生 全幼產:衝擊公幼招生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2018年起政府推動「準公幼」政策,不過,全國幼教產業工會(全幼產)今(25)日表示,許多原本品質不佳、即將退場的私立幼兒園,靠準公幼政策起死回生,卻壓縮公立幼兒園的招生,甚至有不少準公幼園所,濫用人力缺乏時的特殊情況替補機制,讓未具幼教背景者擔任教學工作,衝擊教保品質,呼籲檢討準公幼制度。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