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AI核電延役?賴清德拋2必須、3原則門檻 談「新式核能」尚在研究 【記者許皓婷/台北報導】總統賴清德迎來就職一週年,今(5/20)上午開記者會發表執政週年談話,會後媒體追問,在野主張核電廠延役,台灣現在發展AI及半導體,如何讓民眾及產業安心供電無虞?賴清德對延役拋2個必須、3原則「高門檻」,至於發展新式核能技術也給軟釘子,稱目前尚在研究,必須視未來情況再做決定。 2025/05/20 10:17 能源
戴錫欽控借國軍英雄館遭拒!軍友社5/8發整修公告 國防部:從未介入 【記者許皓婷/台北報導】國民黨台北市黨部今(5/18)日原訂在國軍英雄館內舉辦「反惡罷、戰獨裁」台北市中正萬華場政策說明會,國民黨台北市黨部代理主委戴錫欽則爆料,租借場地遭阻擋,國軍英雄館在15日透過國防部國會聯絡人,聯繫北市黨部「15日至7月31日要進行整修」。對此,國防部澄清回應,各地英雄館營運,係屬軍友社權責,國防部從未介入,國軍嚴守行政中立,落實依法行政。 2025/05/18 16:35 政治 黨政要聞
三接搭配大潭電廠取代核三2號機! 卓榮泰有信心:全台穩定供電無虞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台灣僅剩的核電機組明天將停止運轉,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前往桃園觀音區,視察中油觀塘接收站(三接)及台電大潭廠增建計畫,卓表示,核三廠2號機除役工作安全順利進行中,未來大潭電廠供氣滿載後,將能取代核三廠2號機供電的需求量,加上6座電廠發電機組工程如期上路、民營電廠(IPP)投入,面對AI、半導體產業帶來的高用電成長需求,全台電力仍可穩定供應無虞。 2025/05/16 21:38 政治
非核家園變數!卓榮泰交付核安會制定子法 再行決定核3廠重啟否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在野黨團修法,賦予核三廠2號機組「延役20年」的空間,行政院第一時間聲明「無評估延役規劃」,但閣揆卓榮泰今改口說,將在新《核管法》下,請核安會制定相對應子法,之後才會政策決定要不要、如何、何時進入安全檢查程序,並強調,政府對於新核能採取開放態度,積極開發其他多元綠能,確保國人、產業用電無虞,供電環境穩定。 2025/05/16 15:16 政治 黨政要聞
可遠端操控引發大面積停電? 中國大陸製逆變器暗藏不明通訊裝置 【編譯黃惠瑜/綜合外電、中央社】知情人士透露,美國能源官員在部分中國大陸製的可再生能源設備中發現不明通訊設備,目前正在重新評估中國製設備可能帶來的國家安全風險。 2025/05/14 20:17 國際 寰宇要聞
核管法修法延壽核電機組20年! 政院不甩:無延役評估規劃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國民黨團、民眾黨團今在立法院會聯手三讀通過修改《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第6條,將核電機組運轉期從40年,得延長至60年,各界關切核三廠2號機組是否依舊於5月17日除役,行政院晚間回應「無相關延役評估規劃」,直指今日三讀通過的修法條文,與核三廠二號機除役一事無涉;即便有延役需求,仍需進行必要的安全檢查及評估,台電公司也需解決燃料貯存空間不足問題,再向核安會提出申請。 2025/05/13 19:29 政治 黨政要聞
藍白修法延長核電廠壽命至60年! 卓榮泰打臉:修法通過不代表可續運轉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核三廠2號機組5月17號除役,國民黨團、民眾黨團力推修改核管法,將核電廠40年運轉期「得」延長至60年,行政院長卓榮泰接受專訪表示,若經過充分討論、民主表決,行政院不會不接受,「但縱使修法通過,不代表核三廠2號機在5月18日後可以繼續運轉」,仍需先經過約莫3年半的安全體檢程序。 2025/05/13 14:31 政治 黨政要聞
台籍「福洋266」漁船火燒船!8船員急跳海逃生 7人獲救1失蹤 【記者曾伯愷/新北報導】台灣基隆籍「福洋266」漁船,今天凌晨航經釣魚台東北157浬,機艙突然起火燃燒。船上1名台籍船長、7名外籍船員跳海逃生。因起火位置點為日方搜救責任區,國搜中心緊急協調日方協助,海巡八里艦則於今天上午11時抵達搜救區域救下7人(2印尼籍船員燒燙傷),1印尼籍船員則落海失蹤,目前持續搜救。 2025/04/30 18:36 社會 突發現場
核三2號機5月依法除役 台電:已規劃近500萬瓩新機組接棒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外界關心核三廠2號機除役後供電,台電昨表示,核三2號機下個月除役,並非這個月才知道,40年運轉期限早在2002年《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立法時就已確定,也因此已規劃今年將有近500萬瓩。台電再掛保證,大型燃氣機組陸續加入供電行列,加上再生能源、抽蓄水力及負載管理等調度手段可確保穩定供電無虞。 2025/04/30 11:29 能源
環保葬|4人往生1人選樹花葬 星巴克麥當勞祭拜、孫拉小提琴悼爺 【記者許皓婷、曾伯愷/台北報導】藝人大S2月在日本因流感併發肺炎驟逝,妹妹小S原想遵循她的遺願選擇樹葬,後因韓籍老公具俊曄過不了沒有獨立空間追思這關而喊卡,不過也掀起各界關注環保葬。近年環保意識抬頭,在少子化、地狹人稠,靈骨塔一位難求的困境下,省錢省時的環保葬夯起來,公部門也在推廣,標榜不立碑、不造墳、不記亡者姓名,越來越多人選擇新興葬法讓生命回歸自然,知名作家瓊瑤、藝人小鬼都以花葬作為長眠地,前法務部長陳定南採樹葬,已故聖嚴法師選擇植存,《知新聞》彙整4種環保葬法,讓民眾一次搞懂。 2025/04/03 09:44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