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宅急症照護擴大適用感染症!居家安寧也可用 7萬人受惠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健保署去年七月起試辦「在宅急症照護」,讓尿路感染、軟組織感染、肺炎病人可在家或長照機構治療,減少往返醫院,每日至少減少106床的醫院佔床數,有效緩解急診壅塞及病床壓力。該計畫上路近一年成效顯著,健保署長石崇良宣布,今年底前擴大其他感染症也適用,並納入居家安寧收案對象(不限感染症),預估5-7萬人受惠。 2025/07/04 20:00 生活 醫藥
遠距醫療8月起會診不限科別 135鄉鎮、180萬人受惠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健保署為增進山地離島及偏僻地區民眾專科醫療可近性,自2020年12月29日起推動遠距計畫,迄今已服務約3.9萬人次,為進一步擴大遠距計畫服務涵蓋率,健保署宣布今年8月起取消遠距會診專科別限制,並擴大適用地區,預計將有135個鄉鎮、180萬人受惠。 2025/07/04 18:29 生活 醫藥
台大醫院祭獎金留才!每月最高加2萬 700住院醫師受惠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台大醫院住院醫師今年8月起每月多2000元到2萬元獎勵金,院方今日(7/4)表示,未來朝向不同工不同酬,急診等工作量非常大、比較累的科別每月最高加2萬元,總計約700位住院醫師受惠,新措施應該會回溯到6、7月。 2025/07/04 16:19 生活 醫藥
台大醫新院長爆黑馬!肺癌權威余忠仁接任 盼加強醫事人員留任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台大醫院新院長人選出爐,現任台大新竹生醫分院院長、肺癌權威余忠仁成為黑馬接下此一重責大任,此人事案已進入最終審查程序,將由校務會議提報教育部核定,預計於8月1日正式生效。余忠仁今日表示,接任院長後將加強醫師與醫事人員留任,促進跨領域合作,更特別提及近日的性平事件,強調將加強內部教育,透明程序。 2025/07/04 11:20 生活 醫藥
國小學童近視率破4成!苗栗最嚴重 每天2碗深綠蔬菜護眼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國小三到小六學童近視率突破40%!癌症關懷基金會最新調查橫跨全台十縣市,發現苗栗縣、高雄市近學童近視率最高,達47-48%,花東地區學童近視風險比北部少7成。守護視力的深綠色蔬菜,全台43.7%學童每日攝取不到0.5碗,營養師建議,每天吃夠2碗深綠色蔬菜、每日戶外光照應達120分鐘,為視力提供天然防護罩。 2025/07/03 19:18 生活 醫藥
缺血!台北血庫「急缺」亮紅燈 2血型剩不到一星期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血庫告急!根據台灣血液基金會最新統計,全台血液庫存僅5.6天的「偏低」;台北中心剩3.8天「急缺」、新竹中心剩8.1天「正常」、台中中心剩5.3天「偏低」、高雄中心剩6.6天「偏低」。 2025/07/03 19:10 生活 醫藥
5旬男到按摩店尋「特別服務」 金屬環卡住腫如象拔蚌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一名50多歲男性病患去按摩店接受「特別服務」時,使用金屬製陰莖環卻卡住無法取下,因血液循環受阻導致整個部位腫脹,外觀看來如同象拔蚌。泌尿科醫師提醒,許多人低估這類產品的風險,誤以為可以隨時取下,但使用時間過長、例如超過約48小時仍未能移除,嚴重時可能導致血液無法循環,引發組織壞死,甚至可能讓陰莖壞死脫落,形同自宮。 2025/07/03 15:41 生活 醫藥
台灣年輕大腸癌發生率居全球前三!40歲起篩檢 死亡率降4成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台灣40至49歲男女的大腸癌發生率均高居世界前三名,國民健康署自今年將大腸癌篩檢起始年齡從50歲下修至45歲,台大醫院最新研究證實,相較於50歲才開始做糞便潛血檢查,提前自40至49歲間開始篩檢,可顯著降低大腸癌發生率23%、死亡率42%,每檢查1548人即可預防一例大腸癌。 2025/07/03 15:31 生活 醫藥
「小綠人標章」功效範圍擴大!食藥署公告新增:輔助調整膝關節功能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有些人上了年紀,會開始覺得膝蓋「卡卡的」。食藥署新公告國內第14項保健功效「膝關節保健」,民眾未來選購時可要留意,光宣稱含有成分不夠,必須認明「小綠人」標章才代表有效;業者要取得標章,得通過人體試驗,對45至80歲民眾進行至少12周的測試,若未獲認證卻擅自宣稱,最重可處3年徒刑及百萬罰金。 2025/07/03 14:24 生活 醫藥
最惡乳癌治療曙光! 國衛院攜手清大開發新藥、拼5年內上市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乳癌長年高居女性癌症之首,其中三陰性乳癌更被認為是「最惡性」,復發率是一般乳癌的3倍,患者常因多重抗藥性,陷入無藥可醫的困境。所幸國衛院攜手清華大學開發標靶新藥,有望在5年內取得上市,甚至有成為卵巢癌等其他婦癌治療藥的潛力。這項研究將於今年8月,登上發育生物學排名第一名期刊《發育細胞》的封面文章。 2025/07/03 12:10 生活 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