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未「指差確認」製造行人地獄 北市府:靠民眾投訴駕駛!加權評鑑扣分

生活 交通
2025/08/04 09:35
許皓婷 文章
分享 分享 連結 APP

【記者許皓婷/台北報導】台北市7/19於中山南路、羅斯福路與愛國西路口發生公車撞死名醫意外,肇因司機未依規定完成「指差確認」釀禍,外界質疑政策失靈,官方督導不周,北市再度冠上「行人地獄」罵名。交通局速提5措施改善路口缺失,並稱2020年10月「指差確認」已列入公車評鑑,去年民眾陳情反映公車缺失114件成案,含12家業者,均已列入評鑑扣分,8月起加重民眾申訴扣分權重,若業者整體評鑑成績不佳,將影響虧損補貼核發額度,及申請新闢路線經營權。

公車撞死名醫,肇事司機未執行「指差確認」。圖為示範照,與名醫車禍無關。陳卓邦攝 zoomin
公車撞死名醫,肇事司機未執行「指差確認」。圖為示範照,與名醫車禍無關。陳卓邦攝

客運業者坦承 運匠未落實停等、指差確認

衛福部桃園醫院外科部主任周佳正19日上午8時許準備到台大醫院開會,徒步行經羅斯福路一段、愛國西路口行穿線,疑似看到左轉公車減速,以為公車會禮讓,小跑步想加速過馬路,結果遭未停等直接左轉的欣欣客運18路公車捲進車輪輾斃。公運處依法開罰欣欣客運9萬元。

欣欣客運董事長范大維事後親上火線說明,63歲李姓駕駛2006年就到公司服務,今年3月因個人財務規劃,領勞退金離職,隔月又回聘,經內部了解,事發當時該名駕駛長沒有超速、沒有違規轉彎,但犯了最大錯誤,就是沒有做「指差確認」。

肇事司機因未執行「指差確認」,釀成名醫送命,引發外界質疑「指差確認」政策未落實,公運處解釋,北市公車評鑑包含5大類、共26項指標,其中B7車內外安全指標,已包含「未禮讓行人」及「行經指定路口右轉未暫停確認有無行人或未禮讓行人先行」項目,「指差確認」則是於2020年10月就列入評鑑。

「指差確認」109年10月列入公車評鑑。陳卓邦攝,圖為示範照,與名醫車禍無關。 zoomin
「指差確認」109年10月列入公車評鑑。陳卓邦攝,圖為示範照,與名醫車禍無關。

75米行穿線一次性穿越很吃力

事實上,事發的羅斯福路與愛國西路口行穿線又長又斜,距離長達75米,穿越道中段也未設置行人庇護島,要在一次號誌時間內穿越路口,相當吃力,很多正常人都要小跑步才過得了,對行人產生極大危險,周醫師穿越時在燈號壓力下小跑步,衝撞沒停等、指差確認的公車遭輾斃。

交通局21日前往實地會勘,並提出五大改善措施,針對這個又長又斜的行穿線,將要「增設行人庇護島,縮短穿越距離」、「調整行穿線退縮」,將配合庇護島規劃將西北角行穿線進行退縮,並評估因應調整斜坡道位置,提供駕駛人更好的轉彎視野。

另外,此路口愛國東路為雙向6線道,愛國西路卻為雙向8線道,路面沒有左轉專用道標線可遵循,燈號也無左轉保護時相,導致路口交通混亂,公車待轉時要注意直行車,一分心就沒法關注行人,隨時有發生輾壓意外的可能,交通局也將「增設公車左轉時相」。還有,請公園處檢視加強路口照明設備,提升夜間行人與車輛的相互辨識度,降低事故風險。

交通局也表示,督促公車業者「強化公車駕駛教育訓練與管理」,讓公車司機轉彎能落實停等、指差確認是當務之急。

北市中山南路、羅斯福路與愛國西路口發生死亡事故,交通局提改善措施。台北市交通局提供 zoomin
北市中山南路、羅斯福路與愛國西路口發生死亡事故,交通局提改善措施。台北市交通局提供

去年投訴114件 公車缺失列評鑑扣分

至於要怎麼落實監管,公運處科長梁筠翎表示,透過聯合稽查,以稽核落實情形,2024年共稽查9230車次,落實度約95%,另2024年民眾陳情案件中成案件數共12家業者、114件,被反映相關缺失均已列入評鑑扣分。

為了亡羊補牢,梁筠翎指,公車評鑑計分依據主要分為兩項,第一聯合稽查、第二民眾申訴,公運處5月已提報委員會同意調整,將加重民眾申訴扣分權重由1/2提高為7/10,8月起實施。

而公車評鑑項目分為26項指標,整個評鑑成績分為優等、甲等、乙等,每個指標都有上限分數,若民眾申訴,依照不同項目有不同權重,若被扣滿10分後,該項目就會0分,整體評鑑成績將影響虧損補貼核發額度,若有新闢路線,也會優先給成績良好的業者。

公車評鑑計分,8月起將加重加重民眾申訴扣分權重。陳卓邦攝 zoomin
公車評鑑計分,8月起將加重加重民眾申訴扣分權重。陳卓邦攝

公車司機人力缺口 加薪8千吸年輕人

另外,63歲肇事駕駛是領勞退金後又回聘,凸顯公車司機人力缺口,台北市目前公車駕駛缺額約為1400至1500人,缺口率接近3成,根據公運處資料顯示,年齡50歲以上的駕駛達2412人,其中60歲以上高達771人,台北市議員曾獻瑩認為,反映出整體駕駛結構嚴重高齡化,駕駛人力吃緊,導致長時間輪班與疲勞駕駛風險。

曾獻瑩指出,傳統的補貼、加薪與招募措施固然必要,但在勞動結構未根本改變的情況下,難以從源頭解決問題。他認為,應積極導入自駕公車技術作為輔助方案,在固定路線上進行試辦與驗證,有助於逐步分擔人力負擔、降低事故率,同時推動交通數位轉型。

對此,台北市公運處回應,為改善駕駛長缺員及高齡化問題,將協助公車業者積極招募駕駛長,透過大數據資料檢討並提升公車路線營運效率,另公車新運價自2025年1月20日起實施,駕駛長配合加薪8000元,期盼減少現有駕駛長的流失,更希望進一步能吸引更多年輕人的投入,此外,將持續強化駕駛長培訓及改善休息環境,以降低工作壓力。

看更多:

悼念周佳正醫師|最後一刀病人哭腫雙眼:感念人間菩薩 缺席乳癌姊妹之約

死了一個名醫之後|公車指差確認SOP制度失靈害命 誰該負責?

 

北市整體駕駛嚴重高齡化。示意圖,梁建裕攝 zoomin
北市整體駕駛嚴重高齡化。示意圖,梁建裕攝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公車 # 欣欣客運 # 台北市公運處 # 指差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