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法說3|魏哲家上修今年美元營收成長3成 長期毛利率維持在53%或更好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台積電(2330)董事長魏哲家今在法說會上預期,第3季美元營收將達318~330億美元,以中間值計將季增8%,並將2025年美元營收成長目標自原先的24~26%,調高至約30%。另現場法人關心匯率、關稅的衝擊方面,魏哲家笑說,希望大家把重點放在長期毛利率維持在53%或「更好」的部分。

下半年未觀察到客戶因關稅行為有明顯改變
魏哲家表示,台積電第2季以美元計價的營收達301億美元,超出原先財測,主要原因是持續強勁的人工智慧(AI)與特殊製程(SPC)相關需求。展望2025年第3季,預計營運將由製程技術與製造能力的強勁需求所帶動,展望2025年下半年,至今尚未觀察到客戶行為有明顯改變,但也了解到關稅政策可能帶來的不確定性與風險,特別是在與消費者相關及價格敏感的市場區隔。
他說,雖然看到中國的回饋方案刺激部分短期需求上揚,但台積電認為這是短期的自然現象,整體來看,非AI及其他市場區隔在2025年將呈現溫和復甦,儘管如此,相信對半導體的需求非常根本,並會持續快速演變。近期發展對AI的長期需求展望也相當正面,位元數量的爆炸性成長顯示AI模型的使用和採用率日益增加,意味著需要更多運算能力,推動對先進晶片需求增加。
上修今年全年以美元計營收將年增3成
台積電也觀察到AI需求持續強勁,包括來自主權AI的需求,因此,現預期2025全年營收將以美元計約增加30%(原預估成長24~26%),這主要支持來自行業領先的3奈米與5奈米技術強勁需求,以及高效運算平台(HPC)的成長。在不確定因素影響下,我們將對關稅相關的潛在影響保持警覺,並在規劃2025下半年和2026年業務時保持謹慎,同時持續投資於未來的培育與訓練。此外,台積電將聚焦於企業基本面,包括技術領先、製造卓越與客戶信任,以進一步強化競爭力。

亞利桑那第2座晶圓廠已完工
魏哲家談到台積電全球製造布局的最新情況,台積電所有海外布局決策都基於客戶需求,同時兼顧生產靈活性與政府支持的必要程度,這也是為了最大化股東價值。在美國主要客戶以及聯邦、州及地方政府的密切合作與支持下,台積電宣布計劃在美國投資總額達1650億美元,用於先進半導體製造擴張,該擴張方案包含在亞利桑那州建設6座先進晶圓廠、2座先進技術廠及1座大型研發中心,以支援客戶的多年度強勁需求。
亞利桑那州的首座晶圓廠,已於2024年第4季成功進入量產階段,採用N4製程,良率與台灣晶圓廠相當,第2座晶圓廠已完工,將採用3奈米製程技術,看到主要美國客戶的強烈興趣,並正加速量產時程,提前數季以配合客戶需求,第3座晶圓廠已開始建設,將採用2奈米與A16技術,計劃也將依AI需求加快生產時程,第4座晶圓廠將運用N2和A16技術,第5與第6座將採用更先進製程,這些晶圓廠的建設與量產時程將依客戶需求調整。
台積電的擴張計劃將使公司在亞利桑那擁有超大型晶圓產能聚落,支持美國主要客戶在智慧手機、AI及高效運算領域的需求,還計劃新增2座先進封裝廠和一個研發中心,完備AI供應鏈。完工後,約30%的2奈米及更先進製程產能將位於亞利桑那,形成美國境內獨立的領先半導體製造聚落,台積電將持續扮演客戶成功關鍵且不可或缺的角色,也將維持為美國半導體產業的重要夥伴與推手。
日本熊本2廠今年稍晚動工
在日本方面,魏哲家提到,在日本中央政府、縣政府及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台積電位於熊本的第1座特殊技術廠已於2024年底開始量產,且良率表現優異。第2座特殊技術廠建設計劃預定於今年稍晚啟動,視當地基礎設施建設進展而定,運行計劃將根據我們客戶的需求及市場狀況進行調整。
在歐洲方面,已獲得歐洲委員會以及德國聯邦、州和城市政府的強力支持,目前正順利推進在德國德勒斯登建立一座特殊科技廠的計劃,運行時間表同樣會根據客戶需求與市場條件來制定。
在台灣,憑藉政府的支持,計劃在未來數年內建設11座晶圓製造廠及4座先進封裝設施,台積電正準備在新竹與高雄基地分階段推動2奈米製程的廠房建設,以滿足客戶在結構性需求上的強勁成長。透過擴大全球佈局並持續投資台灣,台積電將能持續成為全球IC產業值得信賴的技術與產能供應者,同時為股東帶來穩健的獲利成長。

2奈米今年下半年量產、A16 於明年下半年量產
在先進製程N2與A16技術的現況方面,魏哲家表示,N2及A16技術在能源效率計算需求旺盛的市場中領先業界,幾乎所有創新者皆與台積電合作,預期未來2年採用2奈米技術的新設計流片數量將超過初期的3奈米與5奈米世代,主要由智慧手機及高性能運算(HPG)應用推動。N2在性能與功耗方面表現優異,在相同功耗下可提升10-15%速度,或在相同速度下達到20-30%的功耗降低,晶片密度相較N3E提升超過15%。N2按計劃預計於2025年下半年量產。
依據持續強化策略,也推出了N2P作為N2家族的延伸,N2P在性能與功耗上較N2有進一步的提升,量產計劃在2026年下半年。另推出的A16技術搭載業界領先的超級電源軌(SPR),較N2P在相同功耗下速度提升8-10%,或相同速度下功耗降低15-20%,晶片密度額外提升7-10%。A16最適用於特定的高性能運算產品,因為其複雜的訊號路由與密集的供電網絡,預計2026年下半年量產穩定進行,相信N2、N2P、A16及其衍生技術將造就N2家族成為台積電又一個持久且規模龐大的製程節點。
A14採用第2代窄晶片電晶體結構,將為N2帶來4節點的提升,提供更優秀的性能與功耗表現,滿足高效能及節能運算日益增長的架構需求。相較於N2,A14可在相同功耗下提高10-15%速度,或在相同速度下降低20-30%功耗,晶片密度提升約20%。A14技術研發進展順利,設備性能和良率提升均符合或超前預定計劃,並預計於2028年量產。台積電將持續強化A14策略,包括預計於2029年推出的超級電源軌操作元件,相信A14及其衍生技術將進一步鞏固我們的技術領導地位,並讓台積電持續掌握未來的成長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