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星寶兒膝蓋急性骨壞死!演唱會喊卡 醫:小心「沒受傷關節卻突然很痛」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韓國歌手寶兒(BoA)今年迎來出道25週年,原訂於8月30日至31日在首爾蠶室室內體育館舉行盛大的紀念演唱會。然而,其經紀公司SM娛樂稍早發布聲明表示,寶兒近期因嚴重膝蓋疼痛就醫,被診斷出「膝蓋急性骨壞死」,經醫師評估後,決定進行手術。因此,原定的25週年紀念演唱會被迫取消。曾任職台大醫院復健部、疼痛專科醫師洪辰宇指出,小心沒受傷關節卻突然很痛,有可能是「膝關節自發性骨壞死」,疾病成因、症狀、治療方式一次看。

本文重點摘要:
1.寶兒膝蓋骨壞死動刀:韓國歌手寶兒因膝蓋急性骨壞死需手術,取消8月25週年演唱會,新專輯則按時程發行。
2.醫學解析「自發性骨壞死」:無外傷膝蓋劇痛可能是軟骨下骨小樑骨折,早期需核磁共振診斷,治療需耐心。
3.骨內注射助恢復: 關節軟骨或半月板受損導致此病,積極治療可考慮PRP骨內注射,有助疼痛改善及恢復。
中央社報導,SM娛樂指出,預計下個月舉行的演唱會取消,後續是否再舉行演唱會將視手術後狀況而定,第三季發售的新專輯則將按原定時程公開。現年38歲的寶兒於2000年出道,並同時在韓國、日本發展,被視為在亞洲地區享有高人氣的第一代K-POP女歌手。

醫解析「膝關節自發性骨壞死」:非外傷卻劇痛恐是骨頭內部受損
立澄診所院長、醫師洪辰宇在立澄診所官網撰文指出,許多民眾在沒有明確外傷的情況下突然感到膝關節劇烈疼痛,甚至痛到無法行走,這時就應高度懷疑是否為「膝關節自發性骨壞死」(SONK)。他解釋,SONK這個醫學名詞現在有更精確的定義,研究發現其病灶主要呈現軟骨下骨小樑的骨折,並伴隨周圍骨頭內的水腫,只有進展到末期才會出現骨頭壞死狀態。
有學者認為,此病症與骨質疏鬆相關,因此更貼切的名稱應為「軟骨下不全性骨折」(SIFK),簡單來說就是「骨頭受傷了」。此病通常發生於60歲上下的病患,最常見於膝關節內側的大腿骨末端負重區域。
關節軟骨磨損或半月板受傷為常見病因 核磁共振為早期診斷關鍵
洪辰宇說明,罹患SONK/SIFK的患者通常過去有輕微關節退化或半月板(特別是內側半月板後角)受傷的病史,但可能未曾意識到或影響不大。然而,從某個時間點開始,膝蓋會突然出現疼痛,且患者通常無明確受傷印象。輕微患者表現為膝蓋負重時疼痛、角度受限、輕微積水及骨頭壓痛;嚴重者甚至痛到需要拐杖。他強調,關節軟骨和半月板是膝關節的避震器,一旦受損,軟骨下的骨頭便會承受更多力量,當過度負荷時便會發生壓力性骨折,進而導致此疾病。
診斷上,洪辰宇提醒,早期病灶X光片可能看不出問題,需要透過核磁共振(MRI)才能揭曉正確診斷。他指出,在現行健保體制下,若X光片正常,常會被認為不嚴重而延誤檢查。因此,若X光正常卻痛到跛行或拐杖,或針對骨頭以外的治療效果不佳時,應提高警覺,盡快安排核磁共振檢查。

治療復原緩慢需耐心 骨內注射可加速改善病灶
洪辰宇指出,SONK/SIFK在保守治療下可能自行痊癒,但也可能進展到骨頭壞死、關節塌陷等需手術介入的嚴重程度。預後好壞取決於病灶大小、位置、半月板有無撕裂傷、病人BMI及能否早期診斷治療等因素。他引述研究指出,即使是較輕微的病灶,在限制負重的保守治療後,也需平均五個月才能完全消退骨頭水腫,甚至有案例需要一年多才能脫離拐杖或完全無痛。因此,醫病雙方都應保持耐心,做好復原較緩慢的心理準備。
在治療方面,保守治療包括充分休養、使用拐杖減少膝關節負重及消炎止痛藥物。更積極的治療方式是使用自體血小板(PRP)等再生注射進行骨內注射。研究顯示,PRP骨內注射能加速SIFK這類骨內病灶的恢復,有效降低疼痛。此外,PRP注射也能促進半月板和關節軟骨的修復,解決病因。只要在關節塌陷前進行治療,通常能改善疼痛、恢復日常生活功能,並避免人工關節置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