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精選|台積電被逼婚英特爾該怎麼辦? 專家分析4種可能情境及因應之道
【記者蕭文康/台北導】近期半導體界最大的灰犀牛事件莫過於美國總統川普不斷揚言要課晶片關稅,就在各界議論如何應對關稅大刀之際,外媒又傳出令人震驚的消息,將台積電(2330)與英特爾牽扯在一起且出現兩個版本,傳言之一是川普政府有意將英特爾分割,設計部門交由博通、晶圓製造交由台積電入股或合資方式營運,傳言二是川普不太可能讓外國企業掌控英特爾,他要的是美國擁有先進晶圓代工廠,一時之間消息紊亂。《知新聞》整理外媒及專家們的分析,一文看完各界模擬情境和影響。

緣由:川普多次提到台灣「他們偷走我們晶片生意」
川普在美國總統競選期間接受美媒專訪,多次提到「台灣偷走我們晶片生意」,需要把晶片生意帶回美國等。當選後則揚言要課晶片100%關稅,他強調,不需要補貼這些半導體廠,加關稅後他們就會回來美國生產,震驚半導體產業,雖然近日他又主動公開說4月起將課徵半導體晶片和藥品等25%關稅,威脅程度降低,各界紛紛揣測川普真正的目的到底為何?

各界模擬台積電被逼婚的各種情境、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分析4大情境
情境一:先進製程晶片在美國本土製造
台積電已在亞利桑那州(AZ廠)投資設廠,但川普顯然不滿意現況,因而有近期的強硬發言。
情境二:美國本土擁有更完整的先進製程晶片供應鏈
若台積電在AZ廠加碼投資先進封裝,能在最短時間內見到成效,同時擴大美國政府與客戶利益。若台積電與美國政府取得共識並決定近期加碼投資,此情境發生機率最高。
情境三:先進製程晶片在美國本土製造,但美政府或企業擁有更高參與度
方案A:讓美國政府或企業入股台積電AZ廠(甚至更名ASMC都是選項),但此方案無顯著附加價值,川普可能不滿意。
方案B:台積電主導Intel晶圓代工 (透過入股或合資等),但需整合Intel的專利、設備、技術與供應鏈,並說服客戶下單給Intel工廠,過程曠日費時。此外,讓台積電主導Intel晶圓代工業務,可能非川普所樂見。
目前市場傳聞最多的是方案B,但因非常複雜,即便會發生,短期內難見到定論。
情境四:技轉-製造know-how與研發活動在美國落地
台積電在美國、日本、德國的海外廠主要負責產線運作與維護,研發活動與製造know-how (產線與設備參數) 留在台灣。若美國要求台積電技轉,將嚴重損及該公司與股東利益,台積電極可能拒絕此不合理要求並讓談判無法進行,故此情境發生機率很低。
台積電可採日本熊本廠模式等3套劇本因應
Luminous Asset Management香港首席投資總監陳彥甫分析,目前傳出的合作模式看到很多不同的版本,各方人馬都還在研究評估,如果英特爾跟台積電成立合資公司,美方尤其是川普應該不會放出主導權,他不會支持像台積電這樣的外國公司,來接手英特爾這樣美國指標性的企業,更不用說還有這種國家安全的考量。
從台積電的立場來看,它肯定也不會輕易為人作嫁,畢竟現在台積電在先進半導體製程技術已經超英特爾,難道要把英特爾扶起來之後再反過來跟自己競爭?這對台積電也不是合理的要求,所以就算美國政府有意促成台積電跟英特爾兩家走在一起,直接成立合資公司的可能性不是很高。
他認為,如果川普想幫英特爾剝離晶圓代工業務幫助它重整,當然讓台積電全部接手是比較可行,或是說是仿照台積電在日本熊本廠的模式,成立一家台積電擁有多數股權的晶圓製造子公司,讓當地的策略合作夥伴例如台積電的美系客戶像高通、博通、輝達等入股,甚至包括財務性的投資人如私募股權也可以持有股權,但是台積電要有絕對的主導權,包括能夠掌控技術跟相對的智慧財產權。

2奈米技術可能提前赴美量產
之前英特爾傳出有意出售部分業務時,台積電在法說會就曾經表明沒有興趣接手,現在在美國政府的壓力之下,台積電的立場說不定有所改變,現在局勢不一樣,說不定還是有考慮的空間。
還有一點要留意,英特爾跟台積電這兩家公司不光只是說企業文化跟商業模式的差別,更重要的是在先進半導體技術藍圖、晶片設計的規則完全不同,不是說台積電接手晶圓廠馬上就可生產,所以台積電就算出手拯救英特爾的晶圓廠,要按照台積電的模式來改造英特爾工廠,會是成本非常高昂且是巨大的工程挑戰,肯定要花上很多時間精力,甚至還要考慮額外的資本的投入。
陳彥甫說,就算救起來了,未來是否會反過來侵蝕掉一些台積電的市場,甚至影響到台積電股東的利益,現有的股東不見得會高興也不會同意,而且也有違台積電成立以來不與客戶直接競爭的純代工商業模式,比較可能的發展是台積電不管是自願還是被迫要加速、擴大在美國投資,未來包括2奈米以下的先進製程往美國遷移是擋不住的趨勢。
台積電可能加速美國投資
台積電現在在亞利桑那州的生產基地有蓋6座晶圓廠的空間,第一期剛進入量產,第二期已經在蓋,之前規劃2028年量產,第三期是2030年,進度是否會提前甚至提早規劃後續幾座晶圓廠,或是說考慮把一些像CoWoS先進封裝也搬到美國設廠,也是一個考慮方向,最後是最先進的製程,像今年底要量產的2奈米提早轉移到美國,都是可能的做法。
目前看來,提早或是擴大在美國投資,甚至說將後段產線搬到美國是比較有可能,最後一個選項是因為先進製程的研發中心現在還是在台灣,等到製程穩定良率提升之後再往轉移到美國生產,也是一個比較合理的做法。

微驅科技總經理吳金榮:台積電接收英特爾亞利桑那和俄亥俄州新建空廠方案較佳
微驅科技總經理吳金榮認為,無論是入股或合資英特爾都太過複雜,且英特爾虧損連連,根本是個錢坑,不是很好的方式,如果技術轉移救英特爾更對台積電不利,也不可行。
相對較好的方案或許可考慮接手英特爾亞利桑那和俄亥俄州新建的2座空廠房,由台積電自己進機台、自己營運的方案較佳。也有人提議美國政府或美國企業入股台積電美國廠,吳金榮說,如果讓台積電大客戶蘋果、AMD、NVIDIA持有部分股權也是方法之一。但是,川普可能不以此為滿足,川普要的可能是「美國本土要有先進製程的晶圓代工廠且由美國人掌控」。

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針對英特爾前後的說法
至於入股英特爾這個議題,事實上早在去年10月法說會中,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回應外資法人提問時肯定說,「不會,完全不考慮」。到了今年元月法說會後再度被問到這個問題,他低調回應「他們是我們非常好的客戶,對台積電的業務很重要。這是我能說的全部」,明顯閃避有關任何與英特爾可能的合作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