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流感死亡!中部1歲女嬰打過疫苗 A流併發腦炎住院4天不治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國內流感疫情預估3月才逐漸脫離流行期,今(2/25)疾管署公布本季流感最小死亡個案,1歲多台中女嬰去年曾接種過本季流感疫苗,但2月中出現發燒、咳嗽、流鼻水及食欲、活動力下降,2天後檢驗感染A型流感,經口服藥物治療,但隔天出現高燒、呼吸喘,再度就醫雙側肺部都浸有浸潤,收住加護病房症狀未轉好,入院第4天不幸過世,主要死因是流感併發腦炎及敗血性休克,導致多重器官衰竭致死。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說明本次流感季最小的死亡個案,約1歲多女嬰,本身沒有先天疾病,去年曾接種過本季流感疫苗,她今年2月中旬時,一開始的症狀是發燒、咳嗽、流鼻水及食欲、活動力下降,狀況持續2天後,家屬帶她就醫,檢驗是感染A型流感,當時有給口服流感抗病毒藥物治療,不過就醫的隔天出現42°C的高燒、呼吸較喘,後意識狀態改變的症狀。
再次帶到急診就醫,X光顯示雙側肺部都浸有浸潤,繼續給流感抗病毒藥物治療,不過女嬰在急診時,發生持續痙攣及有低血氧的狀況,另外也有嚴重的低血壓跟沒有自主呼吸的情形,所以醫師診斷是感染流感之後發生急性壞死性腦病變收住加護病房,但住院期間症狀沒有改善,在入院的第4天不幸過世,主要死因是流感併發腦炎及敗血性休克,導致多重器官衰竭致死。
林詠青說,該案例跟過往幾週報告的年齡小死亡個案都雷同,在感染流感之後病程變化的快,造成急性壞死腦病變而致死,呼籲避免感染或感染後一定要多注意有無併發重症的危險徵兆。
林詠青也說,統計未滿5歲最常見的病發症仍是肺炎,但併發腦炎沒有肺炎高,不過比成人併發腦炎高。

增購10萬劑流感疫苗剩2萬劑
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總結上週疫情,國內上周新增23例流感重症死亡個案,其中有19例沒有接種流感疫苗,在健保急門診就診部分,上周(2/16-2/22)是13萬7000多人次,比前周下降9%,但仍在流行期,也是目前五年來同期最高點,但目前我國流感疫情仍呈現下降趨勢,民眾仍需要流感重症風險。
奉行政院指示購入的10萬劑疫苗,從2/20開始,提供65歲以上民眾、55歲以上原住民、高風險慢性病等11類的民眾接種,截至今(2025)年2/24止,公費流感疫苗共計接種665.5萬劑(疫苗使用率99.5%),尚餘公費疫苗2萬餘劑,由1,070家合約院所(含114家醫院、762家診所、194家衛生所)提供接種服務。

本季流感累計999重症、204死亡
疾管署主任郭宏偉說明,國內處流感流行期,且近期流感併發重症病例數仍多,上週(2/18-2/24)新增83例重症病例,23例死亡,新增病例及死亡個案均以感染H1N1為多。本流感季自2024/10/1起截至2025/2/24累計999例重症病例(934例A型H1N1、44例A型H3N2、9例A型未分型、12例B型),年齡層以65歲以上長者為多(占56%),另死亡病例累計204例(194例A型H1N1、7例A型H3N2、3例B型),確定病例及死亡病例分別有85%及89%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
國際疫情部分,北半球流感處高點,鄰近國家及地區之香港、韓國及新加坡皆高於閾值,中國及日本呈下降趨勢,歐洲處高點,北美洲國家部分,加拿大呈上升趨勢,美國則處高點,多數地區主要流行型別以A型H1N1為主,惟歐洲及韓國則以A型H1N1及B型共同流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