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業剉咧等!川普對半導體與藥品課稅前奏 美商務部啟動貿易調查
【編譯張翠蘭/綜合外電】根據美國《聯邦公報》周一(4/14)發布的通知顯示,川普政府透過啟動由商務部牽頭的貿易調查,推動對半導體和藥品進口徵收關稅的計畫。一旦開徵,台積電在內的先進晶片大廠可能被迫提高價格或被壓縮利潤,美國藥廠也透露將縮減研究規模。

美國商務部4月14日於發布在《聯邦公報》的兩項通知中表示,就「半導體及半導體製造設備」和「藥品及藥品原料,包括成品藥物」進口對於美國國家安全的影響,展開調查。
彭博指,這些舉措是徵收關稅的前兆,可能擴大川普全面的美國貿易戰。
該通知設定了自該日起21天的期限,要求公眾就此問題提交意見,並表明政府打算根據1962年《貿易擴展法》第232條授予的權力徵收關稅。依法,商務部長將於宣布後的270天內完成,但川普和其他官員已表示調查可能會更快結束。
對半導體調查範圍很廣
美國總統長期以來一直譴責外國生產的藥品和晶片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並威脅要對進口產品徵收關稅,以重振美國對這些產品的製造。新關稅可能會擾亂全球半導體銷售額已超過6000億美元(約19.4兆元台幣)的晶片業,這些半導體對於汽車、飛機、手機和消費性電子產品等產品至關重要。由於供應鏈仍然受到先前肆虐全球新冠肺炎( COVID-19)疫情造成中斷的影響,如今又將面臨美國關稅帶來的新壓力。
商務部對半導體的調查範圍很廣,包括對人工智慧(AI)應用所需的傳統晶片和尖端晶片的進口進行評估。根據政府通知,此次調查將涵蓋所有半導體及其製造設備的進口,以及包含這些元件的電子產品。

台積電、SK海力士利潤被壓縮
彭博指,美國一旦對半導體產業徵收關稅,可能會影響到每年向美國出口數十億美元微處理器及相關產品的眾多公司。如果川普兌現其進口稅威脅,台積電和南韓SK海力士在內的先進晶片製造商可能被迫提高價格或接受更小的利潤率。
這些措施也可能為川普擴大國內半導體生產的願景帶來更高成本,尤其是從總部設在荷蘭的艾司摩爾(ASML)等公司進口的晶片製造設備受到關稅打擊的話。
審查所有進口藥品及製造成分
另一方面,針對藥品展開的調查,將審查仿製藥和非仿製藥在內所有進口藥品及其製造所使用的成分。調查人員還將調查關鍵藥品的進口情況。
長期以來,製藥業一直避開貿易戰,受到國際協議的保護,這些協議在很大程度出於人道主義原因保護藥品免於徵收關稅。藥廠認為,關稅可能會增加藥品短缺的可能性,並減少病患的藥品取得機會。儘管如此,川普仍堅持美國應減少對海外生產的依賴。
藥品關稅勢將對全球最大的製藥商造成打擊,包括默沙東 (Merck Sharp & Dohme,MSD)和禮來(Eli Lilly & Co),這些跨國製藥公司都在全球各地經營數十個生產基地。禮來執行長里克斯(Dave Ricks)直言,由於藥品價格受到控制,關稅最終可能會損害藥廠的利潤,導致其縮減研究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