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細菌抗藥性威脅大!我國明年砸2億元 拚住院感染降1成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抗生素抗藥性是全球十大健康威脅,每年約500萬人因感染超級細菌難以救治死亡,台灣重點監測的8種超級細菌,以CRAB菌威脅最高。我國明年起投入2億元,進行為期五年的「國家級防疫一體抗生素抗藥性管理行動計畫」,目標「人用抗生素使用量降低5%」、「住院感染CRAB菌發生率下降10%」。
世界衛生組織已在2019年將抗生素抗藥性列為全球十大健康威脅之一,據估計全球每年約500萬人死亡與抗生素抗藥性感染相關,其威脅若持續惡化,估計全球至2035年平均壽命將因此縮短1.8年,而至2050年經濟損失可達GDP的2%-3.5%,若以2%計算,台灣損失將超過新臺幣3,000億。
台灣大學副校長、感染科醫師張上淳表示,由於抗藥性細菌的傳播,使得有效治療的抗生素減少,導致病人住院天數增加及醫療費用增加,甚至威脅病人的生命健康,並造成鉅額之社會經濟損失。
疾病管制署發言人羅一鈞指出,目前我國重點監測8種超級細菌當中,碳青黴烯類抗藥性鮑氏不動桿菌(CRAB)對藍波級抗生素抗藥性比率最高,統計2023-2024年,加護病房病人75%有藍波級抗生素抗藥性,一般病房病人也有60%抗藥性。
張上淳說,根據疾管署監測分析,全國在2020-2022期間確實看到某些抗藥性細菌有成長現象,每家醫院狀況不太一樣,但感控能力不足的話,更是不容易把時間和精神投入到抗藥性細菌防治工作上。
為降低抗生素抗藥性對國人之威脅,行政院核定之「國家級防疫一體抗生素抗藥性管理行動計畫」將於2025年正式啟動,執行期程為2025至2029年,2025年預計投入約2億元經費,盼透過跨部會合作,攜手學界、醫界、藥界、獸醫界、畜牧業等跟使用抗生素相關領域產業,逆轉抗生素使用節節高升趨勢,達到合理使用抗生素。
羅一鈞表示,五年執行期程最重要的兩項目標,一是希望5年內降低人用抗生素,主要是醫療院所門診和住院抗生素使用量降低5%,二是對藍波級抗生素具抗藥性的超級細菌CRAB,希望住院感染發生率降低10%。
抗生素抗藥性為全球公共衛生重要議題,聯合國9月26日也將於紐約召開抗生素抗藥性高階會議,宣示全球政治領袖決心,呼籲各國須採取跨部門合作方式,以實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