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獲美補助生變?傳川普擬改晶片法條件 延撥款或重談判
【編譯張翠蘭/綜合外電】重新入主白宮的美國總統川普,不只一次公開指責美國的晶片生意被搶走。根據路透社周五(2/14)披露,白宮正重新評估《晶片法》的補助條件,並暗示部分半導體補助款可能延遲發放或重新談判。這項法案受惠的台灣大廠台積電以及環球晶,都做出回應。
![川普政府傳出正重新評估《晶片法》的補助條件。圖為半導體晶體圓形片。美聯社](https://static.kmedia.com.tw/prd/2025/0214/9CB237453A8215D017DEAF17151B07F8/05402b7a7b18bbbe5967f29885705e69.webp)
路透社2月14日引述知情人士報導,川普政府目前正在審查根據《晶片與科學法》(CHIPS and Science Act)獲得補助的專案,計劃於評估並調整現行條件後,與部分企業重新談判補助協議。
目前尚不清楚具體可能出現的變更程度,以及這些變化將如何影響已經敲定的補助。川普政府是否已經採取行動也不得而知。
這項《晶片法》是民主黨籍拜登政府於2022年授予,提供527億美元(約1兆7267億元台幣)致力於支持美國晶片研發與製造,其中390億美元(1兆2767億元台幣)用於補貼在美國建立生產半導體晶片的企業,以降低美國對於亞洲供應鏈的依賴。這項法案的主要補助企業包括美商英特爾(Intel)、美光(Micron)、台灣的台積電(TSMC)和南韓三星(Samsung)等。
獲補助之一的台灣矽晶圓大廠環球晶(GlobalWafers)發言人向路透社表示,「根據晶片計畫辦公室(CHIPS Program Office)的說法,所有晶片法直接補助協議裡跟川普總統行政命令和政策不一致的條件,如今都在重新審查中。」
環球晶也透露,尚未直接收到華府相關補助條件或條款變動的通知。根據計劃,該公司將獲得美國政府4.06億美元(約133億元台幣)專案補助,用於在德州和密蘇里州的計劃;但只有在2025年達到特定里程碑後,才能獲得補助。
台積電則向路透社表示,在川普新政府上台前,該公司已依據協議的里程碑條款收到15億美元(約491.4億元台幣)的補助,拒絕對川普可能更動協議條款一事做出回應,僅稱正繼續與晶片計畫辦公室維持聯繫。
![台積電是美國晶片法主要受益企業之一。美聯社](https://static.kmedia.com.tw/prd/2025/0214/ACA54564B2CCFB30DBF7CA407F43CEE8/dde55821b36765cfa34cd0cd6283c8b4.webp)
每家獲補助的企業都有不同條款和里程碑。
報導指,川普政府對於這390億美元(1兆2767億元台幣)晶片法補助的許多條款感到擔憂,其中附加條款包括拜登政府在合約增加的要求,例如受惠者必須使用工會勞動力來建造工廠,並為工廠工人提供負擔得起的托兒服務。
同時,該法案允許受補助企業在中國大陸進行投資。但消息人士指出,川普政府不滿接受部分晶片法補助的企業,後來又宣布在中國大陸等地的重大海外擴張計劃;例如英特爾去年3月獲得該補助後,10月宣布將向中國的封裝和測試設施投資3億美元(約98.3億元台幣)。
![英特爾持續在中國大陸投資。美聯社](https://static.kmedia.com.tw/prd/2024/0811/D8ACB97F3DD869D7EFF72F34455C773B/d1561b324e116c7b7df3d6d3bfd54e21.webp)
英特爾、台積電、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在內的許多晶片法的最大受惠者,都在中國設有製造工廠。
英特爾表示,已從晶片補助法案中收到兩筆、總計22億美元(約720.8億元台幣)的補助,但拒絕發表評論。
三星、SK海力士和美商赫姆洛克半導體集團(Hemlock Semiconductor)均拒絕置評,美光、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未回應路透社的置評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