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後|綠求國會翻身!最終有望拔3-6藍委 黨高層按兵不動惹地方炸鍋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台灣史上最大罷免潮來臨,民團今將再送出12名藍委的罷免第一階段提議書,累計有31藍委、14綠委進入期中考驗。相較國民黨「以罷制罷」熱戰策略,民進黨高層迄今按兵不動,引來地方基層不滿,擔憂罷免力道冷掉,知情人士評估,應該只有10藍委能進入到罷免第三階段投票,並指罷團都希望民進黨中央能盡快提供協助。不過,民進黨主席賴清德之前定調勿介入罷免、勿讓公民運動被貼上「政黨對抗」標籤,連月來新北趴趴走的黨秘書長林右昌,8日也僅稱「民進黨永遠跟公民團體站一起」,未鬆口支援罷免行動。

聯電董事長曹興誠城月前發起成立「反共護台聯盟」,號召全國各地公民罷免不適任藍委,春節後開工首日(3日)民團就遞交19名藍委的罷免第一階段提議書,停職中的新竹市長高虹安罷免提議也一併送件;曹興誠今天下午將陪同民團至中選會,送交另12名藍委的罷免提議書。

黨員抱怨民進黨太軟了
國會這屆生態,綠51席不敵藍白62席優勢,從第一會期國會職權修法,到第二會期爭議三法(選罷法、憲法訴訟法、財劃法)、大法官等人事同意權行使、總預算審查等,綠黨團碰上表決注定吃鱉,屢戰屢敗;面對來勢洶洶的罷免潮,成了民進黨有望翻盤「朝小野大」局勢的有力契機。
國民黨上自黨主席朱立倫到地方首長、地方黨部都表態或協助反罷免,並且由藍營青年軍團「以罷制罷」,提前替2026議員選舉暖身,民進黨中央則仍置身事外,地方黨部人士直言,黨中央沒下令,地方黨部很難在罷免、反罷免行動上進行任何總動員,得回歸到被罷免的民代自行號召,或地方黨部私下幫忙。
該人士說,地方已經接到無數黨員來電、當面抱怨民進黨太軟弱,認為黨中央應該硬起來,有策略地回擊。

知情人士估罷藍委行動 僅10案能到第三階段
知情人士觀察表示,地方黨部私下越積極協助,罷免提議成功率越高,比如台東、南投、桃園罷免藍委第一階段很快達標,背後均有賴於地方黨部介入,地方黨部出手成立連署站、幫忙申請路權、動組織、地方議員跟民團合作,透過這樣的合作才有辦法走下去。尤其第二階段,必須在60天內收集到選區10%選民連署,難度提高,罷免團體都希望民進黨中央在二階可以「盡快協助!」
知情人士評估,上周送出19藍委罷免案,今追加送出12藍委罷免案,加上仍在努力的其他選區,能完成第二階段連署、確定罷免成案應該只剩10案,第三階段投票後,最後大概3到6個藍委罷免會成功。

林右昌忙跑新北 不動罷免
藍委3~6席有機會被罷掉,但綠委截至目前也有12人被藍軍盯上,其中包括罷免率極高的原民立委伍麗華、陳瑩、北市立委吳沛憶等多人,一來一往,藍綠誰傷得多還難預測。
罷免行動炙燒,黨魁賴清德依舊定調「不介入罷免案」,林右昌則以「民進黨永遠跟公民團體站在一起,會密切觀察審議結果」一句話回應,然林右昌從春節至今頻繁代表黨主席跑新北,甚寄送實體賀卡給新北黨員,臉書也停留在初二的澎湃好菜圖文,猶如沈浸在歲月靜好當中,引起非議。
一名綠營人士無奈表示,秘書長(林右昌)不動,一級主管也不會動,黨中央即便未來複製反國會濫權的宣講套路,不講清楚,地方黨公職都會困惑「現在要採取熱戰還是冷戰?」兩種力道不一樣,黨中央應明確指示,地方黨公職才會有方向,而不是地方黨部各玩各的。
據了解,數個地方黨部都接獲黨員抱怨、關切,質疑民進黨為何不幫忙公民團體,綠營人士說,「這群都是民進黨支持者,怎麼可能去得罪他們」,到頭來黨的角色一定得出來,協助處理罷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