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補助2.2億元!幸福巴士涵蓋94.37% 交長陳世凱:2028年鄉鄉有公車
【記者陳怡文/高雄報導】為落實偏鄉交通平權,交通部及公路局自2016年起透過公路公共運輸計畫積極推動幸福巴士,至2024年底,含幸福小黃計畫總計補助約20億元,平均每年2至3億元,涵蓋率由70%提升到94.37%,交通部長陳世凱今(24)率部內公運司、公路局等相關單位到訪屏東來義鄉瞭解運行成果,並表示2028年要達到鄉鄉有公車(幸福巴士),公共運輸覆蓋率100%之目標。

交通部及公路局積極推動幸福巴士,支持及輔導協助地方政府結合在地團體、有意願投入服務的在地民眾及企業ESG,建立在地人服務在地人的偏鄉在地微型公共運輸服務系統,提供彈性預約與固定班次並行的幸福巴士服務,滿足民眾就學、就醫、採買與文健站接送等多元需求,並協助提供在地觀光行的預約服務。
目前推動成果,已由開始的10個鄉鎮15條路線,增加到186個鄉鎮475條路線,偏鄉公共運輸涵蓋率由2016年70%,提升到達目前的94.37%;其中屏東來義鄉更達到100%的公共運輸覆蓋率,成為全國最具代表性的成功案例之一。
陳世凱今率部內公運司、公路局等相關單位到屏東來義鄉瞭解及肯定運行成果,來義鄉幸福巴士是以地人服務在地人,招募當地司機及車輛,目前有3輛中巴及4輛小型車,是國內首先以無障礙中巴提供服務之地區,現有12條幸福巴士路線,提供鄉內民眾至潮州、東港、枋寮與屏東地區接駁需求,截至今年3月底已服務超過5.2萬人次,並榮獲公路局2024年首屆「幸福巴士金運獎」傑出獎。

今日搭乘幸福巴士的行程時,車上乘客原住民長者(Vuvu)並向陳世凱提到,過去到潮州的診所看病或復健,沒有交通工具可搭乘,即使路途遙遠仍須自行騎摩托車回診看病,或是必須強忍身體的病痛等待兒孫有空時接送,對他們來說,是非常辛苦、疲累的;自從在文健站得知來義鄉公所開始推動提供幸福巴士接駁服務後,她就有自己可以動的雙腳了,不用再擔憂及煩惱看診復健沒人載及要怎麼去的問題。
陳世凱表示,幸福巴士計畫的核心,就是實現在地人服務在地人的人本交通精神,讓老、弱、婦、幼與行動不便者,都能享有安全、方便、友善的交通服務,交通部及公路局會持續與各地方政府合作,依據地方特性及需求,中央與地方攜手合作,提供偏鄉民眾貼心服務,加速實踐交通平權,2028年要達到鄉鄉有公車(幸福巴士),公共運輸覆蓋率100%之目標。
目前鄉鄉有公車狀況,全台368鄉鎮,目前有366個鄉鎮有公車(幸福巴士),餘金門縣烏坵鄉、台東縣綠島鄉2處尚未有公車(幸福巴士)。有關缺工部分,本部持續與客運業者研商解決方案,包括優化路線營運模式、檢討公路客運運價及提升駕駛薪資等,改善客運業經營環境;另持續推動大客車駕駛徵才補助方案,並與勞動部密切合作,以吸引民眾及開放外籍人士投入大客車駕駛行列,挹注整體客運人力需求,會努力達成鄉鄉有公車之目標。

根據交通部公路局數據統計,幸福巴士截至2025年3/31,通車鄉鎮數186個、通車偏鄉數62個、通車原鄉數49個、通車路線數475條路線,累積運量545萬,涵蓋率94.37%。
交通部自2016年起截至2024年底,幸福巴士含幸福小黃計畫總計補助約20億元,平均每年約補助2至3億元。
截至今年底,目前縣市政府有明確規劃新增路線共5處,路線數因皆會動態進行整併或優化,鄉鎮及路線數會有浮動情形,因此推動目標是以偏鄉公共運輸涵蓋率為指標,預計2026年底可達到95%。
新增路線以民眾基本民行需求,如就學、就醫、洽公等為考量,並以公共運輸涵蓋率低或客運業無意願經營偏鄉地區為優先推動區域。評估方式有顧問公司採在地蹲點調查或公所蒐集當地居民意見等方式。

彰化員林幸福巴士招標流標5次業者無意願投入,公路局澄清,彰化員林並無向本部公路局申請幸福巴士計畫,但員林鎮公所有自行招標社區巴士,自行命名為幸福巴士,與本局政策無關,據彰化縣政府瞭解係因「車公里成本過低」、「運行時間為週一至週日,但六日找不到司機」等2個原因,致招標不順利。
考量偏鄉業者投入意願較低,因此本部已修法放寬偏鄉經營門檻,除開放計程車客運業投入經營外,當地社會團體或個人也可投入經營,甚至於鄉鎮市公所亦可自行經營,縣市政府是有相當大的彈性空間自行規劃經營模式。因此當幸福巴士遇招標不順之情形,本部公路局轄下監理所站皆會給予輔導,協助公所修改招標內容或改以其他模式經營,並無招標多達5次之情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