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823第二波罷免投票!游盈隆:同樣大槓龜 揭一可喜現象

政治
2025/07/27 09:12
知即及 文章
分享 分享 連結 APP

【即時中心/綜合報導】備受全球矚目的台灣「大罷免」投票結果於昨(26)日晚間出爐,24個針對國民黨籍立委的罷免案全數未通過,無一立委遭到罷免,加上停職中也遭提罷免的新竹市長高虹安,以24+1比0的結果全部安全過關。對此,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認為,原本罷免團體與綠營期待的「大罷免,大成功」落空,反而被「大罷免,大槓龜」所取代,指不必再寄望823第二波出現奇蹟,但有「一個較可喜的現象」。

大罷免投票日,民眾將圈選好的票投入票匭。資料照片,林林攝 zoomin
大罷免投票日,民眾將圈選好的票投入票匭。資料照片,林林攝

民意清晰反對「大罷免」 專家籲執政黨回應

對於首波24+1罷免投票結果全被否決,游盈隆解讀,這是台灣主流民意強烈反對大規模罷免行動的清楚訊息,他認為賴清德政府和執政的民進黨必須針對這一清晰的民意,做出適時、適格、適當的回應,否則若持續誤判形勢、重蹈覆轍,恐將為未來的政治發展埋下無窮後患,且「不必再寄望823第二波出現奇蹟,第二波結果一樣是7比0,現在就可確定」,意味著此次「大罷免」已告一段落。

8/23登場的第二波7被罷免立委選區包含:新北市第11選區羅明才、新竹縣第2選區林思銘、台中市第2選區顏寬恒、台中市第3選區楊瓊瓔、台中市第8選區江啟臣、南投縣第1選區馬文君、南投縣第2選區游顥。另同步舉行核三重啟公投。

政治惡鬥副產品:源於執政黨國會失利

游盈隆認為,此次「大罷免」作為一個政治現象或歷史現象,其根源不難理解。它被視為過去18個月台灣朝野之間空前政治惡鬥的副產品或衍生物。若不追本溯源,將難以找出問題核心並對症下藥。該評論指出,此次「大罷免」本質上是一個群眾運動,是賴清德總統上任後,民進黨在國會一連串失利,所激起的廣大民進黨支持者的半自發性集體行動,並獲得民進黨的全力支持。

游盈隆早預警:生雞蛋無,放雞屎有

游盈隆回顧自今年一月起民進黨總召柯建銘所倡議的「大罷免」及其後續發展,他曾多次公開提醒,包括將其形容為「南柯一夢」、「一場鬧劇」、「生雞蛋無,放雞屎有」(台語,意指沒好處反倒惹麻煩),並強調「沒有正當性」、「全面性無差別大罷免正當性不足,客觀上也做不到,徒增紛擾」、「沒有贏家」等。他指出,罷免可能是化解憲政僵局的最後一招,但也是衝撞最激烈、最撕裂社會、社會成本最高且最沒有效率的一招。如今罷免落幕,回頭檢視這段過程,顯得「瘋狂、濫情與不切實際」。

此次大罷免強烈衝撞後「一個較可喜的現象」

現在正是台灣社會針對「大罷免」始末進行全面反省、檢討與究責的時刻。呼籲各方應避免濫情、蓄意逃避責任,也不要將無辜的罷免團體當作擋箭牌。強調至少應花一個月時間進行深度反省、檢討與究責,如此朝野政黨才能從中獲取經驗教訓,國家與社會才能盡快重回正軌,大步向前。評論也提到,在野黨政治人物在罷免結果出爐後的感言中,期盼台灣社會應從衝突走向和解,這被視為此次「大罷免」強烈衝撞後「一個較可喜的現象」。

台灣政治新方向:「大和解,大聯合,大改革」

文章最後總結,游盈隆強調,在「大罷免」這場大衝突之後,台灣政治應回歸「大和解、大聯合、大改革」的正確歷史道路上。評論強調,停止不必要的政治鬥爭,才是社會之福、人民之福,更是國家之福。

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中)認為,原本罷免團體與綠營期待的「大罷免,大成功」落空,反而被「大罷免,大槓龜」。翻攝自游盈隆臉書 zoomin
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中)認為,原本罷免團體與綠營期待的「大罷免,大成功」落空,反而被「大罷免,大槓龜」。翻攝自游盈隆臉書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游盈隆 # 賴清德 # 柯建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