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罷免25:0重挫! 醫提醒雙方「放下情緒重新出發」、負面狀態逾2周要注意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首波大罷免24+1投票結果以「0過關」收場,重挫罷團信心。精神科醫師提醒,可先拉出時間和空間,暫時避免刺激性話題,如出現憂鬱、焦慮、食欲不振、睡不好或災難性思考,甚至覺得自己沒有用等情緒超過2周,應尋求專業協助;反對罷免族群同樣需要留意過於亢奮的情緒,過度強調自己的想法和選擇,同樣可能影響後續人際關係的修補,仍應以維持正常生活作息為主,且不論哪一方都要「放下情續重新出發」。

罷免未過情緒低落 醫:安排重拾「可控感」的活動
昨天的罷免投票結果幾家歡樂幾家愁,對於支持罷免者的失落調適,衛生福利部桃園療養院副院長李俊宏說,要先給自己休息的空間,盡量避免暴露過多類似資訊,雖然多少還是會關心,但如後續檢討等議題難免牽動情緒,如果發現自己的情緒容易受影響,最好還是拉出一點時間讓自己稍微休息,等情緒回穩後再出發。
他也建議,可以安排一些「自己可以掌控」的活動,例如戶外運動或休閒活動,家人可以共同參與的更好,讓自己的心情能轉換,避免持續暴露在情緒裡,也有助於找到可以自我控制的感覺,也就是增加生活的可控感。

李俊宏指出,目前有一些可能民眾因為結果不如預期,會認為自己的生活沒辦法控制了,國家可能會有一些很不好的結果等,建議安排一些讓自己重新拾回生活的步調,也可以減少未來不可控或生活不可控的感受。
有些情緒上的牽動要特別留意。李俊宏舉例,一般來講,比較容易出現憂鬱或焦慮的情緒,有的人情緒低落,吃不下、睡不著或出現未來沒有希望、自己是沒有用的人等「災難性思考」,因為將這樣的情緒與個人連結,會出現無望、無助感,甚至自我價值減損,覺得自己沒有用、應該要多努力而開始責怪自己。

影響日常生活應尋求專業協助
李俊宏表示,如果這些情緒在事件結束後的2周,沒有比較好的改善,而且持續有受到影響,甚至影響到上班、家庭等日常生活,就需要尋求專業協助。
還有些民眾在過去這段時間,因為立場或想法,和親友間有所衝突、摩擦。李俊宏說,在選票上只有同意、不同意2個選項,所以常常無法拉出空間,到最後看的往往只剩下同意與否,的確會導致人際關係受影響,避免刺激到這個情緒,同樣建議安排家庭的活動,避免持續處在相關情境中,畢竟家人的關係還是比較長久的。

不只挺罷方要注意,反罷免的群體如果處於過於狂熱的情緒,同樣要特別注意。李俊宏說,過度亢奮的人會一直浸淫在相關的訊息和情境中,的確也可能影響自己正常生活作息,加上過度強調自己的決定正確、結果佐證了自己的想法等,同樣也會影響後續的人際關係修補。
李俊宏提醒,出現沒辦法好好睡覺、吃飯,或者工作、學習、家務等生活常軌和人際關係受創,可尋求專業協助,昨天開始也有諮商師等心理支持團體,開始成立針對這類政治事件的團體心理治療,鼓勵有需要的民眾和專業醫療人員談談,「放下情緒重新出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