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補水3撇步!出門前慢慢喝 活動中每15分鐘補1次

生活 醫藥
2024/08/14 17:45
林芳如 文章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不論室內的有氧舞蹈、瑜珈或戶外健走、慢跑、騎腳踏車及長達數小時的馬拉松、鐵人三項等,都可能因為悶熱環境或水分補充不足造成熱傷害。國民健康署建議,戶外活動前1小時開始喝水,活動中每15分鐘補水,活動超過1小時或補水量超過1000毫升,則需補充含低濃度碳水化合物及電解質的運動飲料。

預防熱傷害應在戶外活動前1小時開始喝水,活動中每15分鐘補水。林林攝
預防熱傷害應在戶外活動前1小時開始喝水,活動中每15分鐘補水。林林攝
分享 加入好友

衛福部統計,今年8月1日至8月13日熱傷害就診統計358人次,去年8月總計442人次。熱傷害是身體無法正常調節高溫產生的一種急性疾病統稱,分成三種嚴重度,輕度是熱痙攣,出現流汗、肌肉強烈抽痛症狀,中度為熱衰竭,出現臉色蒼白、無力倦怠,最嚴重是熱中暑,體溫40°C以上、意識不清,若處理不當會導致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立秋過後仍須提防秋老虎發威,運動健身的同時千萬要注意氣溫變化並關注自身狀況,避免身體陷入缺水危機。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特別提供「補水3適」:

一、適時:戶外活動前1小時開始喝水,並分兩階段補充水分;儘量在活動中每15分鐘喝水。

二、適度:依據天氣、活動量及流汗量,適度補充水分,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因為口渴時已經表示身體已處於缺水狀態;若活動超過1小時或補水量超過1000毫升,則需補充含低濃度碳水化合物及電解質的運動飲料,避免飲用含高糖分、咖啡因或酒精成分之飲料。

三、適量:出門前1小時適量慢慢喝下400~600毫升的水,戶外活動中,則每15分鐘飲水200~300毫升,避免熱傷害的發生。

吳昭軍表示,若運動後體重減輕,減輕的體重即代表缺水量,須逐步補足身體流失的水分,同時,注意觀察尿液顏色,深黃色表示身體缺水,需再補充飲水。此外,每小時最大飲水量勿超過1500毫升,避免短時間內攝取過多水分造成水中毒。

廣告

知新聞 Line 官方帳號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下載《知新聞》APP!免費兌換「總裁牛肉麵」美味小菜
# 缺水 # 運動 # 補水 # 喝水 # 熱傷害 # 熱衰竭 # 熱中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