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金門女戰神曾目擊長輩踩地雷哀號至死 為誰而戰?陳玉珍直球對決
【記者蘇柏銓/金門報導】金門,曾是兩岸對峙的前線,被戰火摺疊的島嶼。出身金門的國民黨立委陳玉珍,童年曾聽奶奶說「砲彈打下來太大聲,小孩子在床上活活嚇死」,自己也在軍民合一的「戰地政務」政策下成長,見證兩岸關係的變遷。作為一名政治人物,陳玉珍時常喊話兩岸溝通交流,「親中」色彩明顯,對比曾是「反共前線」的金門,似乎有些矛盾。陳玉珍接受《知新聞》專訪,直言「因為經歷過戰爭,才更熱愛和平,現在已經到了承平時期,還須要再走回頭路嗎?」;對於即將來臨的2026選舉,她也鬆口「我當仁不讓」,展現決心。

「我效忠的是中華民國阿,為什麼這會變成一個問題?」,坐在後埔陳氏宗詞裡受訪的陳玉珍相當困惑,彷彿這是個笨問題。

戰地訓練鋼鐵意志
說起陳玉珍,外界對她的印象或許是頭戴鋼盔,腳穿軍靴,在議事攻防中以一擋十的「金門坦克」;也可能是穿梭兩岸,「親中」色彩濃厚的政治人物,但不可諱言性格豪爽的陳玉珍,無論在國民黨或是在政治圈,都是獨樹一格的存在。
陳玉珍的童年宛如一本兩岸變遷史,1973年出生的她,彼時金門戰地政務尚未解除,採取軍民一體的軍事管理系統,在路上看到軍人要敬禮、晚上7點後就宵禁,生活有著各種限制,但對她來說卻是習以為常。高中時,學校教授裝槍、打靶、丟手榴彈,參加民防自衛隊培訓,「這跟黑熊學院的園遊會不同,真正的打仗訓練很嚴謹,不分男女,只分敵軍我軍。」

1996年台海危機,中共以軍事演習發射導彈,金馬地區首當其衝,當時陳玉珍在北京大學讀研究所,問她不會害怕嗎?「金門人經歷戰爭,反而不害怕戰爭」,她說父親的兄弟姊妹有4人因戰爭死掉,「我阿嬤跟我講,砲彈打下來太大聲,小孩子活活被嚇死 」,甚至有長輩踩到地雷斷手斷腳、在面前哀號致死,「逼不得已我們會反抗,但在此之前會窮盡一切努力希望和平。

至親曾被共軍炸死,卻嚮往和平,這不是很矛盾嗎?

矛盾的和平
「現在是承平時代,須要再走回頭路嗎?戰爭不要走回頭路」陳玉珍說,保護家園的方法,不是整天跟對方挑釁,而是增進交流和理解,讓彼此知道是一家人,根本就不該打仗,「你看俄烏戰爭打到現在3年了,受苦的還是烏克蘭的人民。」
可是大陸從沒放棄要武力統一台灣?「沒錯!但大陸一直都說希望兩岸和平共存,這是我們都不去注意聽的一句話」,陳玉珍說,兩岸如果一直仇視,大陸人民也會不滿,「它要對你好,你就說它是統戰啊,它對你不好,你就說它是打壓,跟你做生意怎麼這麼難?」

陳玉珍認為,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大陸多一點人來,覺得台灣民主政治很好,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府潛移默化就會慢慢改變,「台灣以前也是這樣,你怎麼能說它不會改,只是說怎麼去影響它,況且我們開大門,反而是大陸要害怕,你對你的民主政治制度沒信心嗎?我很有信心阿。」

被拋棄的相對剝奪感
雖然陳玉珍對中華民國的民主政治很有信心,但不少人因她說「台灣不是一個國家」而質疑她對國家的忠誠。
2020年4月,陳玉珍在質詢前閣揆蘇貞昌時,兩人為了「台灣是不是一個國家」發生激烈爭執,蘇貞昌痛批她「沒資格當國會議員」,陳玉珍則堅持「中華民國是一個國家,但臺灣不是」,事後更引起大批網友出征。

「我們的國家叫做中華民國,就是包括台灣、澎湖、金門、馬祖」,重提此事陳玉珍仍是義憤填膺,對她來說,台灣和金門是平等的,地位沒有比較低,她更舉前總統蔡英文曾稱中華民國在台灣70多年「那我們呢?清朝後我們屬於中華民國,不能說歷史只有民國38年以後才算中華民國,我不能接受阿」、「既然是一個國家,大家是一起的,怎麼前面的歷史就不算,我們前面也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阿」,只提台灣的論述,對陳玉珍來說是切割金門的歷史,被拋棄的相對剝奪感。

陳玉珍坦言,小時候課本上說做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以前兩岸在爭中國正統,但這幾1、20年慢慢放棄爭取正統,把中國交給中國大陸,這邊就代表台灣「有點像古時候歷史上偏安江南的南宋,然後金朝打進來,我們比較弱就不爭正統,但以前中國不是這個定義的。」
「我們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是毫無疑問的」,陳玉珍說,從文化意義上來講中國,不管大陸、台灣就是一個國家,中華民國也是這樣定義的,只是如今分治太久,但以歷史洪流來說,這都是很短暫的東西,最重要的是在有限的生命裡,有沒有過好生活,這才是重點。

2026金門縣長當仁不讓
去年1月13日,陳玉珍以金門有史以來最高的得票數連任,那天她笑得開心,被問到下一步是否參選金門縣長,她語帶玄機的說「不會退卻應該承擔的責任」,沒有說。但她怎不會想?畢竟可是有過兩次「勸退」經驗。
早在2018年,她就起心動念選縣長,奈何黨部盼她相忍為黨,四年後她再戰,挑戰黨內同志,陳玉珍不改直爽性格,辣評「滿意度沒我高」,但在黨主席朱立倫的深談下,最終展現團結,當時她大氣的說「我不委屈」,沒想到同志卻敗下陣來。

「我覺得我已經當仁不讓」,問她若黨要她第三次大局為重,是否願意成全黨,陳玉珍說的決絕,畢竟自己準備已久,「我知道2026一定會回來,我對當縣長這個職務也有信心」,只見她描述對金門的擘畫,想打造綠能低碳島,引進太陽能取代高成本的燃油發電,又想和台灣的醫療集團合作打造養老村,吸引金門人回流,甚至還考慮拉一台專屬金門的交通船,解決每年春季「霧鎖金門」的狀況。

既然要參選縣長,還是不免俗請她評價現任縣長陳福海的施政表現,「他沒有大刀闊斧的味道,大家沒看到很大的改變」,陳玉珍埋怨,中央政府給了十數億預算做地下停車場,但陳福海擔心被批評就不做,但對她而言,為了長期的社會發展,該做的事情還是要做。
「我覺得還是要回來奉獻自己,百姓也是期待的」

為情落淚 習慣一個人生活
陳玉珍政治路走的瀟灑,感情也是轟轟烈烈,高中時曾寫情書送人,卻慘遭退回,不過她療傷的方式竟是努力讀書,「這可能是我書讀不錯的原因」。陳玉珍曾大方開男友條件,也嘗試改造自己、玩交友軟體,但公眾人物的身分讓她難開花結果,「很多人不跟立委往來,因為隱私都要曝光在公眾之下,很多人不願意阿,這是我們的職業傷害」
2019年她的同鄉、作家黃山料爆料她過往情史,稱為了愛人可以假裝昏倒、哭鬧敲門,讓一向強悍的陳玉珍罕見淚灑鏡頭,而她大剌剌的個性也常被外界批評其性別氣質,甚至是外表,但她不以為意,「我的自信不是外界對我外表的評價,而是來自我的努力」,她知道自己不是傳統女性角色,但對自己的涵養也很有信心,如今也習慣了一個人生活。

專訪這天,《知新聞》團隊安排陳玉珍體驗「槍戰生存遊戲」,只見她在活化的舊據點東竄西跑,拿著水彈槍奮力射擊,將對手打的體無完膚,此刻她就像是砲火中的「金門坦克」,無謂威脅勇往直前。
陳玉珍常說,「唯有經過萬箭穿心,方能練就金剛不壞」, 無論是即將到來的2026選舉亦或是做為金門子女面對前景未明的兩岸關係,或許她早已做好準備,遇到攻擊就吸收,越吸收越強大,就像流血後結痂會越來越硬,就會越來越不怕,「攻擊都會成為養分」。

■陳玉珍小檔案
年齡 | 51歲 |
學歷 |
北京大學國際經濟法碩士 九州大學國際公法碩士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輔系:法律學系) |
經歷 |
第9-11屆立委 第3-4、6屆金門縣議員 國民黨金門黨部主委 |
親屬 |
父親陳水木(金門縣前議長) 姐陳玉玲 弟陳志龍(金門縣前議員) 姪子陳柏惟(前立委)
|
相關報導:
陳玉珍專訪2|不再成全黨!2026「我一定回來」 打造金門低碳島養老村
專訪3|直通對岸惹議!陳玉珍:鄰居該多溝通 嘆台灣偏安如南宋
陳玉珍專訪4|「金門4冠王」初入政壇曾軟弱 把每次攻擊當養分
陳玉珍專訪5|年少敢愛恨現在「習慣了1個人」 深夜返家靠75吋電視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