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打造VR「智慧工安訓練教室」 承攬商動力機械作業平均缺失率下降76%
【記者蕭文康/台北導】台積電(2330)積極推動以人為本的文化,攜手供應鏈一同建構安全工作場域,因應產能擴張,為強化晶圓廠興建工程承攬商夥伴的工安意識及作業安全,台積電與工研院合作打造「移動式智慧工安訓練教室」,將工地常用的重型動力機械結合新建工區現場環境,以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 VR)技術開發「工地操作、職災體驗、考照演練」3大模組化教程,讓承攬商夥伴透過擬真互動過程落實正確的作業方式,降低職災風險。

承攬商夥伴動力機械作業平均缺失率下降76%
同時,教室空間由2個20尺貨櫃組成,可因應建廠需求機動遷移與部署,提升施工安全訓練效能。民國113年8月於晶圓20廠、晶圓22廠新建專案啟動試行計畫後,截至民國114年1月,承攬商夥伴動力機械作業(堆高機、高空作業車、移動式起重機)平均缺失率下降76%,參與訓練的人員也有80%認為對工作有實質幫助,以數位轉型為供應鏈職安管理賦能。
台積電導入工研院研發VR技術
台積電表示,致力達成安全零事故目標,根據近年竹中南新建工區職災事件分析結果發現,堆高機、高空作業車、移動式起重機這3項動力機械為高風險的設備環境,且多為不安全行為所導致。有鑑於實體練習仍具潛在風險,為使承攬商夥伴於安全環境中進行操作學習及危害預防演練,民國113年台積電導入工研院研發的VR技術,硬體方面使用擬真座艙與環繞式曲面螢幕,體現身歷其境的操作感。
另軟體方面則針對動力機械設計工地操作、職災體驗、考照演練三種教程與多元角色,承攬商夥伴可自主選擇不同訓練模式,並依模式中的任務進程切換角色,完整經歷全套作業流程以瞭解操作重點,精進學習成效。除了文書宣導外,藉由導入VR科技,讓承攬商夥伴透過體感互動,加深對安全意識的理解,促進安全文化的建立與提升。
虛擬危害實境訓練,深化工地安全
台積電「移動式智慧工安訓練教室」參與承攬商人員說,VR工安訓練課程中的操作流程靈活多變,會依不同情境進行調整,演練過程需要高度專注力,讓我對學習內容有更深刻的理解。
台積電強調,承攬商是公司建廠過程的重要夥伴,除評估滾動式更新VR訓練情境外,台積電亦持續收集學員於訓練過程中易出錯的操作盲點,彙整納入未來工安宣導與監督重點,與承攬商一同降低營運風險,落實《安全衛生政策》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