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R核電專題|童子賢指技術已成熟 國內廠商仍在觀望談投資言之過早
【記者李宜儒、吳珍儀/台北報導】明年台灣將邁入非核家園,但如何因應未來AI及半導體帶來的龐大電力需求,政府除了持續發展綠能,行政院長卓榮泰多次釋出將對核能新技術進行研究,以目前全球趨勢來看,包括「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all Modular Reactor,SMRs)及核融合(Nuclear fusion)技術等都是值得政府關注的方向。
台塑及郭台銘都曾提及SMR
以SMR為例,相較於傳統的核電廠,SMR發電功率約介於10MW~30MW(百萬瓦),是傳統反應爐的縮小版,因爲佔地面積小更具有彈性,可將機組拆成多個部分,在現場一次安裝多個小型反應爐,或是在工廠建置完後直接搬去現場,有利規模量產;在核安方面,SMR設計精簡,冷卻劑可用液態金屬、氣體等,可降低喪失冷卻水導致燃料破損的輻射外洩風險。
事實上,台塑早於2022年的年報就曾提及,綠電的限制條件多且成本仍高,若強制使用將對整體經濟造成莫大衝擊,建議政府在能源結構配比應兼顧台灣的能源脆弱性,不輕易放棄任何一種能源配置,例如可參考國外發展新一代小型核能設施(SMR)的可行性,確保供電穩定,以最妥適的能源結構,確保台灣能源充足且穩定供應。
2023年5月,鴻海創辦人郭台銘為爭取國民黨提名參選總統時,在其能源政策上就曾提出在各縣市廣設SMR的政見,因為與政府廢核方向相左,曾引發不少批評,主要質疑此技術離商轉還有很長距離,以及核廢料存放問題。
不過,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日前受訪時曾表示,SMR技術早已成熟,最早就是運用在核子潛艇以及美國航空母艦福特號上面,其中福特號就內建2個100MW核子反應爐,但該航空母艦啟用迄今,也沒發生過什麼問題。
國內廠商對於SMR技術仍抱持觀望態度
童子賢曾多次提及,即使台灣積極發展綠能,能源政策也不能將核能排除在外,台灣能源黃金比例是綠能、核能各佔3成,剩下4成不得已要使用火力發電,也可能隨著氫能進步而取代火力發電,他認為,小型核能與核融合都是未來的夢,但台灣需要儲備人才,否則連基礎都沒有。
為因應AI蓬勃發展,數據中心對於電力需求大幅攀升,包括微軟、亞馬遜、谷歌等國外大廠紛紛投入投資SMR,至於國內企業仍處於觀望階段,一家不具名的廠商表示,雖然內部對於SMR投資有進行評估,但因為實際案例並不多,還在靜待這些領先企業的發展狀況,如果他們能有明確的發展成果,加上國內的環境也允許企業發展,才會實際進行研發或技術移轉。
對於卓榮泰釋出政府對新核能技術抱持開放態度,經濟部則表示,與台電持續關注SMR等全球核能技術發展,但目前SMR技術尚未成熟,國際間仍處研發設計階段,尚無商轉案例及運轉實績可茲驗證。
經部指SMR發電成本高且有核廢料處理問題
此外,經濟部認為,國際SMR技術正發展中,雖然SMR佔地面積較傳統核電廠小,且能靠近用電端部署,但美國能源部今年9月發布,SMR每度發電成本仍較大型核能高;此外,SMR技術仍會產生核廢料,有關核廢料處理及選址議題,須先取得社會共識。
經濟部表示,尊重各界對核能的立場,但核電使用仍須符合法規,且審慎考量核安、核廢料處理及社會共識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