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績通膨!台大擬拉高A+分數門檻 調查:逾7成學生反對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台大學生有5成8成績達A或A+,引發是否「成績通膨」的討論,不過,台大學生會公布一份針對校內學生的調查,有超過七成的學生,不同意分數通膨為目前台大最需要解決的問題,且7成以上學生,反對將A+範圍由90分到100分改為95分到100分,呼籲校方暫緩做出決策,並廣納學生意見。台大校方則說,相關規劃尚未定案,會邀請更多學生參與討論。
台大學生成績採用等級制,根據統計,近年取得A或A+成績的學生比例,從10年前的4成6,攀升到5成8,台大校方也思考,是否以設定A+學生比例,或是將A+的範圍從90到100分,改成95分到100分等方式,加以調整。
對於「成績通膨」的議題,台大學生會調查校內學生意見,收集到4676份樣本,並包含學士班、碩士班、博士班學生。
台大學生會學權部長李瑞霖表示,問卷詢問7個問題,前4題主要詢問學生「成績通膨」現象對個人的影響的感受,後3題著重學生對改制方案的偏好程度。
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超過七成的學生,不同意分數通膨為目前台大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另外,有65.9%的學生認為,台大在此時此刻處理該問題,將會對學習產生不利影響、67.5%學生認為將對升學造成不利影響,也有不少學生在開放式問答中表示,比起調整計分方式,校方應該優先關注教學品質、教師評鑑機制、學習調整制度等議題。
針對改革方案,李瑞霖說,由台大校方提出的「將A+範圍由90-100分改為95-100分」草案,高達3330人、71.2%表態「非常不同意」;若以調整GPA制度(4.3制改為4.0制)及限制每堂課A+比率作為改革方案,滿意度皆較校方所提的方案高,顯示學生並非不接受制度改革,而是期待改革的方向能與學生溝通。
除此之外,李瑞霖提到,來自不同學院學生,皆在問卷中表示,並未從自身學習經驗中,感受到「過度寬鬆評分」,且不同系所與課程的評分結構差異極大,若一刀切地將A+分數統一往上提高,實際上恐怕會犧牲原本就已「嚴管分數」的課程與學生,否定那些原本就高難度的修課努力。
李瑞霖呼籲,校方應暫緩做出任何決策,而是花時間進行更全面的資訊收集,並以更開放的態度廣納學生意見。
他也強調,校方應儘速召開公聽會,向學生說明對於「成績通膨」的定義與依據,並公布相關統計資料,且政策的討論與規劃,應該廣納所有台大學生的聲音,讓每個人都能夠發表意見、問問題,甚至提案、參與決策。
針對成績制度改革,台大教務處表示,實施成績等第制以來,A+的增幅尤為明顯,比例已明顯高於許多國際一流大學的通行標準,後者通常將A及A+的比例控制在30%左右,因此有必要審視當前的成績制度。
台大教務處強調,當58%的學生都獲得A或A+時,成績的鑑別度降低,導致學生在些微分數差異上競爭加劇,可能使得努力認真學習的學生未能充分被肯定,也讓選擇高挑戰性課程的學生,面臨更大的相對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