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美將徵中國船港口費!貨櫃三雄可望受惠 旗下美航線中國船比重曝

財經
2025/04/18 19:53
陳力維 文章
分享 分享 連結 APP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今日公布對中國擁有與營運船舶課徵港口費的方案,旨在打擊中國在海運領域的主導地位並振興美國國內造船業。分析師指出,相較於先前的提案,此次方案的收費標準和費用已大幅下降,且考量到航運公司的航線調度彈性,預計對市場的衝擊將減輕。值得注意的是,台灣貨櫃三雄長榮、陽明、萬海目前航行美國的中國製船隻比重分別為0%、17%、0%,可望因此受惠,並在美國線長期運價潛在上漲的趨勢中佔據優勢。

美國喬治亞州薩凡納港口堆放的中國海運集團貨櫃資料照片。美聯社 zoomin
美國喬治亞州薩凡納港口堆放的中國海運集團貨櫃資料照片。美聯社

針對不同營運商與建造地設定差異費率

中央社報導,根據美國貿易代表署的公告,港口費將按每趟赴美航程收取,每艘船舶每年最多徵收五次。針對中國船東和營運商所擁有的中國製船舶,將於六個月後開始徵收每淨噸50美元的費用,且未來三年每年增加30美元。至於中國建造但非中國營運商的船舶,收費方式則為每淨噸18美元或每只貨櫃120美元,同樣於六個月後實施,未來三年每淨噸每年增加5美元,或按比例增加貨櫃費用。

分析師:航運業可透過調度降低衝擊

分析師指出,由於先前的收費標準引發大量反對意見,此次公布的方案在收費標準和費用上都顯著下降。此外,新方案的收費方式改採漸進式,且收費對象僅限於靠泊美國的船舶,並以靠港的中國製船舶數量計費,而非以船公司旗下中國製船舶的總比重計算。分析師認為,這些調整將使航運公司能更靈活地透過航線調度來降低潛在的衝擊,預計對美國線的供需和運價影響將較前次方案為小。

川普政府對中國船隻徵收港口稅,長榮、陽明、萬海有望受惠。資料照 zoomin
川普政府對中國船隻徵收港口稅,長榮、陽明、萬海有望受惠。資料照

貨櫃三雄美國線可望迎來長期運價上漲機會

分析師特別強調,台灣的貨櫃航運三雄——長榮、陽明、萬海,目前航行美國的中國製船隻比重極低,分別為0%、17%、0%。這使得台灣業者在美國對中國製船舶徵收港口費後,相較於其他擁有較多中國製船舶的競爭對手,將更具成本競爭力,並可望受惠於美國線長期運價潛在上漲的機會。

貨櫃航運諮詢機構先前評論指出,美國的新港口費方案將對中國遠洋海運集團(中遠海運)造成較大的打擊,而台灣和韓國的航運公司則有望因此受益,因為其船隊中僅有較小比例的船舶是中國製造。

4月15日,美國奧克蘭港口一艘船隻上飄揚著中國大陸的五星旗。美聯社 zoomin
4月15日,美國奧克蘭港口一艘船隻上飄揚著中國大陸的五星旗。美聯社

航商分析:中國航運公司成本將提高 全球造船需求可能轉移

航商分析指出,中國航運公司和使用中國建造船舶船隊的營運商,其運營成本將會提高,這可能導致運費上漲、供應鏈中斷以及全球船舶需求的轉變。短期內,貨主可能需要承擔更高的運輸成本,進而導致運費波動。長期而言,全球造船需求可能會逐漸轉向中國以外的國家,市場對日本、韓國和台灣建造的船舶需求可能會增加。

貨攬業者:未見搶艙潮 市場觀望氣氛濃厚

此外,針對美國總統川普暫緩對中國商品加徵高額關稅90天的舉措,貨攬業者表示,理論上應該會出現搶艙、爆艙和運價上漲的情況,但實際上並未發生。業者指出,目前市場處於出貨完畢等待政策變化的狀態,進口商和品牌商多數已完成備貨,市場整體運力仍然過剩。儘管紅海危機導致船舶繞行,短期內吸收了一部分運力,但長期來看,供給過剩的壓力依然存在,船公司目前主要採取「控艙保價」(Blank Sailing)的策略來控制運力,以維持運價的穩定。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港口費 # 中國船 # 貨櫃三雄 # 長榮 # 陽明 # 萬海 # 美國線